3上一篇 2010年2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芭田”开启水溶肥新引擎
——访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冲溶肥事业部总经理林育忠
本报记者 吴江

  2009年10月的一天,广西涠洲岛上香蕉园的主人正在用“芭田1+1”复混肥料溶解、配肥。无意中碰到用普通肥料进行滴灌,引来正在参观香蕉园的专家们驻足观看。与此同时,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办冲溶肥事业部。在此时,芭田公司原广南部大区经理林育忠也走马上任了。

  “组建这个部门是现实国情的需要,农业的节水节肥是一个大课题,对于中国来说,已经迫在眉睫。”林育忠说。“更重要的一点,水溶性肥料可以很好地体现‘芭田’的生态施肥理念。” 

  芭田公司做事总是先人之快,表象背后,折射出管理层的睿智眼光和源于专业角度的敏锐洞察力。每当一种新趋势渐露萌芽之时,人们总能在前方远远地看到“芭田”的身影。难能可贵的是,这种踪迹不是跟随,而是引领。

  领跑需要有开阔的视野、超凡的理念、风险的掌控和过人的胆量。两年前,当进入中国市场的水溶肥还只是凤毛麟角,当美国、以色列的产品作为高端肥料让中国农民望尘莫及之时,芭田已经开始向水溶肥“发力”。“我们很早就有一个研究方案,希望通过对节水设施和肥料的研发,倡导节水节肥的生态理念。”

  这种理念的萌生源于对传统肥料概念的颠覆。目前,国际国内的水溶肥价格昂贵,销售环节的利润也很高。“芭田希望开发出一种能够有让农民用得起的颗粒型水溶性肥料产品,让水溶性肥也成为大田肥料品种。”

  目前,芭田公司的研发方向兵分两路,首先从传统意义上的结晶粉状水溶性肥料市场切入,在高端上引导传统性水溶肥在花卉种植上的应用。此外,他们将大部分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更适合中国国情、低成本复合肥溶解的研发上,对一向引领行业并得心应手的复混肥料,再次进行换代升级。虽然复合肥在溶解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由于造粒需要而添加一些非溶解性物质,“但是,有些可溶解的物质也可以加工成为粒状,使复合肥溶解后做到少渣、无渣甚至完全溶解。” 

  为了做到这一点,芭田成立了一支由国内权威专家组成的团队,专门针对这类产品进行研发,同时尽量减少甚至不增加成本,避免结晶状肥料价格高的局限。此外,他们还引导农民在一些单质肥上合理搭配、使用套餐式肥料,达到同样的效果。

  此外,芭田认为,仅仅降低肥料成本还不足以实现水溶性肥料的普及。滴灌设备是水溶性肥料的载体,但是由于铺设的成本较高,国内还没有用于大田作物的设施和技术。为了便于颗粒状肥料在喷灌、滴灌上的使用,需要对喷灌方法进行研发,对设施进行技术改造。“芭田要做的就是突破一个关口,减少一些比较烦琐的环节,作到溶解不影响喷灌、滴灌。只要有适合的设备,加上使用方法得当,就可以让农民用得起水溶性肥料。” 

  将普通的复合肥通过技术研发,不用增加成本就可以达到水溶性肥料的效果,实际上是通过增加复混肥的溶解度、提高水溶性,达到传统肥料概念中水溶肥的效果。从这种意义上说,“芭田”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水溶肥概念,也意味着开启一个全新意义上的施肥理念,预示着中国将迎来水溶肥的新生期,而这正是中国农民之梦想。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