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11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续写茶圣心 茗待四方人
——记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石艾发
□ 张雅琴

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石艾发。

    石艾发,1947年6月出生于湖北天门。现为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第五届中华茶奥会名誉副主席、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茶道研究院院长、安化黑茶收藏协会第一届名誉会长。2009年创办会刊《陆羽》杂志,并任该杂志社社长。2017年4月举办的吴觉农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暨《吴觉农集》首发式上,荣获第三届“觉农勋章”。

    2017年9月,荣获国际茶业大会组委会颁发的“国际魅力茶人奖”。2018年8月,在中华茶人联谊会和《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主办的“中华茶人榜样”活动中,荣获“中华兴业茶人”称号。2018年12月,经“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茶业致敬40人”评选委员和2018首届南亚(国际)名茶大会专家组评委评选中入选“中国茶业致敬40人名单提名奖”。

    为茶张罗    乐此不疲

    石艾发是湖北茶人眼中的“总联络人”。茶人谁遇到什么难处,都会先跟石会长打个电话问问。他是湖北茶人的主心骨。找到他,大家放心。往往是刚给他打过电话,各个环节就沟通好了。哪怕是茶人找他絮叨烦心的行情,他也上心,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去跑。

    2010年5月,湖北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三届华中(武汉)国际茶业博览会暨陆羽茶文化节”召开在即,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杨汝岱亲自发来贺信,受到鼓舞的石会长决定以此为契机,由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来推动湖北省茶艺师技能大赛。

    2010年,2011年第一、二届的湖北省茶艺大赛是由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发起,湖北省鉴定技能中心主办,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承办的;2015年,该比赛由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办、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参与主理茶艺、评茶、制茶三项全国最大赛事,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同时推动的还有少儿茶艺大赛、地方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挂牌,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高校学会、陆羽茶艺中心与湖北陆羽茶文化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建立。上万名优秀茶艺新秀脱颖而出。

    熟悉石会长的人都说,他总是穿着那身俭朴的装束,背着一个随时装着《陆羽》杂志的旧公文包,带着两部打得发烫的电话,走到哪里都快步如飞。他的钱都花在给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义务打工”上了。用石会长的话来说,就是“心里喜欢”。

    茶界大事    先着一鞭

    2016年12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更新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时,将茶艺师考证和资质审定取消,引起全国茶界的强烈反响。

    面对茶界政策的突然调整,石会长显示了他面对行业大事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过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第一时间广征民意,联动湖北省内外知名茶人与茶叶协会奔走陈情,向人社部分管培训的副部长汤涛(曾任恩施州书记、湖北省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做了《关于建议继续保留国家职业资格茶艺师、茶叶加工工目录的陈述请求》。联署反应强烈,获得全国各地茶界的评赞。2017年2月21日,茶艺师职业资格重新回到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中。

    他站在湖北茶文化发展的前沿,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机遇。他愿意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当代茶范    感召天下

    二十年的苦心经营,换来了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的今天。湖北茶人已经把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当成了“茶人之家”。它不仅联系着湖北茶叶圈子的日常生活,也联系着与外界的互动交流。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杨汝岱层多次称赞他。2013年5月杨汝岱与原浙江省政协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五届名誉会长刘枫一行访问了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给予了湖北茶人巨大的鼓励。杨汝岱慷慨题词“弘扬陆羽茶文化,发展湖北茶产业”。在考察完湖北茶业现况后的意见反馈会议上,刘枫大力号召全国茶人向石艾发会长学习。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在杭州茶行业大会上也曾称赞是会长:“学习他用心尽责、求实创新、弘扬正气的工作态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矢志不渝的精神品质。要发扬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茶和天下的工作作风,找准自身角色定位,真正融入社会团体,为国茶振兴奉献毕生精力。希望全国茶人不忘初心,充满爱心,工作尽心,当一个以茶惠民、茶和天下的中国茶人。”

    这些称赞,也许是为湖北省陆羽文化研究会打拼了二十年,始终坚持公益惠民的石会长始料未及的。他很欣慰,因为这些不仅是对他多年鞠躬尽瘁的工作态度做出了肯定,也让全国茶人看到了湖北茶文化所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