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1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东莒南:农村“三变”改革的新时代实践

□ 本报记者 吉宝飞

成立于莒南县大店镇的初心果蔬土地股份合作社,共有农户社员八十三户、入股土地两百亩,现金及土地折算入股金额共计一百一十六万余元。资料图

    “这像又回到了‘生产队’。”提起近一年以来村庄的变化,山东省莒南县道口镇赫马岭村村民齐声说好。

    “以前村民都是各种各的地各收各的麦。自从村里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我们都把自家地交到村里统一播种和农收,不仅不用管,还成了股东,除了保底还有分红!”赫马岭村村民魏兆利赞不绝口,“感谢政府为我们老百姓着想,不用自己种地还能分到钱,真是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村民们口中的合作社,是去年5月10日由全村村民、村“两委”、莒南县道口供销合作社三方共建的代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也是莒南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新成果之一。

    现如今,农村改革的很多重点难点问题依然与土地相关。中央明确要求,要用新发展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如何摆脱简单种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如何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本,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农业的质量效益?如何为村集体、农民增收,提供持续动力?

    在供销合作社系统如火如荼开展“村社共建”之时,其发源地山东莒南,经过反复论证,于2017年启航新征程:推进“一二一”土地股份合作社创新工程。

    2017年,在板泉镇王武阳村,由村民、村集体、供销合作社试点共建莒南县为农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收益设置了每亩地800元的保底,成为临沂市第一家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

    莒南县委书记张佃虎调研后指出,“土地股份合作社是‘村社共建’的升级版,既符合上级政策要求,又符合农村现实情况;既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又能增加村集体收入;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首先产业兴的要求,又能很好地解决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农民组织化的问题,是一种值得探讨的经营方式,非常具有可行性。”

    基于此,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在莒南县迅速掀起。2018年,莒南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关于推进“一二一”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创新工程的实施方案》《全县村集体经济“扩源增收”工程实施意见》和《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从政策、资金、资源等,全面协同推进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莒南县社提出了“一变两转一体化托管”思路,即土地经营权变股权、农民和村集体转股东、供销合作社整建制一体化托管。

    不同于社会上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整建制一体化托管环节成为莒南县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利用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强大的生产经营服务网络优势,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与当地为农服务中心或土地托管服务主体签订全托管或半托管协议,按照经营方式集约化、生产手段机械化、技术规程标准化“三化合一”原则,通过自营、半托管和全托管等模式推动合作社运营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可享有莒南县社提供的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全程服务,不仅不用操心生产,更不用愁销售,保障了可持续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莒南县已发展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26家,并创新出多种模式,在平原地区引导实施大田粮食作物(大田型)种植模式、大棚蔬菜水果轮作(大棚型)种植模式,在山区丘陵地区实施林果和林下经济作物轮作(大山型)种植模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