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截至9月末,新疆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3650.2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121.84亿元,居新疆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665.8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1.20亿元,增幅12.20%,增幅高于各项贷款增幅2.54个百分点;农户贷款余额927.0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4.11亿元,增幅15.46%,占涉农贷款余额的61.2%。
取得如此增速,很大程度得益于“农贷通”签约率的快速提升。“农贷通”具有随用随贷、秒贷秒还、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基础金融服务的特点。截至9月末,“农贷通”签约户数54.65万户,签约率41.63%,签约户数较上年末增加13.22万户。“农贷通”产品余额224.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62亿元,增幅达54.89%。
各行社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为农户提供多渠道、全方位金融服务。一些行社通过无线网络终端,开展农贷业务上门服务,广泛布设ATM、自助终端、助农终端等金融电子机具办理金融业务,大幅提高柜面业务替代率,推进基础金融服务向村一级延伸,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新疆农信社持续发力,助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开展农业产业链金融业务。
下一步,新疆农信社将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尤其是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断创新融资模式,推广“信贷+农业龙头企业+农户”“信贷+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信贷+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联合体融资模式;创新多样化的抵质押担保品种,并融入产业链金融模式,将仓单质押、保单质押、农产品订单等贷款资金通过系统内网银、POS机等方式支付结算,绑定产业链上中下游客户,实现资金在本系统内闭环运行。
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新疆农信社还将继续深耕农村市场,拓展农村个体工商户、农村私营业主以及农村经济组织信贷市场,并不断加大对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力度,培育新的优势产业;继续深化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完善农户资信档案,完成农户授信评级,扩大农贷客户群体,提升信贷支农能力,推动信贷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
(王 丹 吴国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