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项城农商银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周口市农信办党组正确指导下,发挥本乡本土银行优势,坚守“支农支小支微”战略定位,坚持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下沉服务重心,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优化民营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等方面持续加力,不断增加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力度、深度和广度。
截至9月底,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08亿元,较年初增加4.56亿元,同比增加5.35亿元,增幅达18.6%;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2055户,较年初增加387户,增幅为23.2%,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质效获得显著提升。
强化政策落实
提升服务民营小微力度
该行以增加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金融供给。一是增设普惠金融部,出台《做好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意见》《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行动实施方案》《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操作规程(试行)》等制度管理办法,明确信贷管理部、公司客户部与个人金融部为服务民营小微企业责任部门,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二是围绕县域农村经济资源优势和发展特点,加大“三农”信贷投入,利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货币政策,支持农村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及流通等涉农企业。截至9月底,该行共申请投放支农再贷款3.26亿元。三是召开银企座谈会与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座谈会。项城市委、市政府和金融工作局及各相关单位,与该行共聚一堂,搭建政银企信息交流平台。在座谈会上,认真听取与会60多名民营小微企业代表在经营发展和融资方面的诉求,积极研讨解决方案,探索服务“三农”、小微新模式,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四是深入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小微企业提供办理存款、支付结算、账户管理等一系列专业化、立体化的服务,制定民营小微企业培育计划,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在当地政府推动下帮助民营小微企业壮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加强,成为最懂小微企业发展的银行。
项城市春茂养殖专业合作社曾因合作社经营粗放、环保不达标,由于缺乏资金治理,一度陷入困境之中。在该行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进行技术、设施升级改造,恢复经营,生产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为满足其发展需要,2019年该行又为其发放利率优惠贷款100万元,建成年出栏800头优质牛生产基地,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
优化办贷机制
强化服务民营小微深度
“我们小企业因为自身技术水平的原因,成本一直比较高,且生产周期短,流动资金需求比较大。再加上我们缺乏抵质押物,这就导致了贷款手续比较难、比较慢,但是在项城农商银行,难办、慢办已经成为了过去式。”项城市松鑫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样感慨道。
一方面,该行通过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积极转变信贷营销机制,主动走出大堂开展扫街、扫户、扫村、扫园区工作,开展企业送贷活动,主动对接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小微企业,做到能贷尽贷,推行 “阳光信贷”“限时办结”等一系列制度措施,简化纸质资料,简化办理流程,提高授信审批和发放的效率,同时为小微企业客户建立名录库和贷款台账,并根据客户融资需求精准定制“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方案。实行客户经理“尽职免责”制度,为民营小微企业营造“愿贷、敢贷、能贷”的氛围。
另一方面该行积极运用定向降准、支农支小再贷款及展期等政策工具,合理贷款定价,积极落实让利政策,对信誉较好的企业贷款利率给予适当优惠,保持民营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稳定水平,降低了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效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服务举措
拓宽服务民营小微广度
该行在贯彻落实省联社“金燕帮扶贷”和“金燕连续贷”信贷产品政策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信贷产品体系,以“智能小微贷”“兴业扶贫贷”等针对性信贷产品为着力点,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难题,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通过无还本续贷、续保贷等方式进一步缩短企业融资链条,降低贷款周转成本,促进小微企业资金运转“无缝对接”。创新采用“政府+农商银行+企业基地+贫困户”四位一体产业带动扶贫的新模式,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不仅帮助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也带动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达成四方共赢的局面。
此外,该行正积极与当地税务部门沟通协作,努力搭建“银企税”三方合作平台,实现“以税定贷”,对于纳税信用良好的企业,无需提供担保,即可获得授信额度。不断完善企业线上评级、授信模型,对接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拓宽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覆盖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行将小微信贷这一泉活水,源源不断注入到支持民营与小微企业发展当中,展现了支农主力军的责任与担当。接下来,该行将继续以实际行动服务“三农”,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步伐,加强信贷管理制度建设和开发新产品、创新服务,加快科技化转型及大数据运用,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在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懈努力,为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