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2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民营企业贷”“人民公仆贷”“白衣天使贷”系列信贷产品。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副主任于富海介绍了有关情况。
目前,山东民营市场主体900多万户,占市场主体的90%以上。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投资、70%以上的税收,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本次推出“民营企业贷”信贷产品,就是希望精耕民企市场、深挖民企需求,坚守支农支小金融服务主业,突出品牌特色和差异化服务优势,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开启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崭新篇章。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在坚守“面向‘三农’、面向小微企业、面向社区家庭”市场定位基础上,山东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优先向民营、小微企业倾斜,截至9月末,全省农商银行共支持民企143.4万家,贷款余额8642亿元,较年初增加318.45亿元。
持续拓宽融资渠道
山东农村商业银行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有效衔接政府资源与金融资源,完善合作机制,拓宽民企融资增信渠道。与省农担公司合作,破解担保难题;与农业农村厅合作,支持“海洋牧场”战略;与财政部门和保险公司合作,打造“政府+银行+保险”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格局。
助力民企纾难解困
山东农村商业银行通过拓宽信用、家庭成员及财产担保,采取多种产权抵质押等方式,缓解民营企业担保难题。
山东农村商业银行推出“分还续贷”“无还本续贷”“循环贷”,根据企业生产、销售周期和行业特点,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实现融资周转“无缝对接”。截至9月末,已为全省4637家企业办理了“无还本续贷”业务,涉及贷款383.3亿元,减少企业资金成本4600余万元。
针对部分民营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实际,允许采取企业主承贷的方式,由民营企业股东、实际控制人、家庭成员担保,将企业信用穿透至个人,有效降低融资门槛。
对暂时遇到困难、具有发展前景、生产经营正常的民营企业,山东农村商业银行不盲目断贷、抽贷、压贷。在风险可控、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审慎采取贷款重组方式化解风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优化办贷流程。深入开展“便捷获得信贷”专项活动,建立限时办结制度,精简申贷资料,落实“无纸化”办贷要求,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捷度。
畅通申贷渠道。推出线上自助申贷服务,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自助机具等电子渠道即可自助放款、还款,实现7×24小时“随用随贷”;推广信贷客服平台,加大微信公众号、96668客服电话宣传力度,构建多渠道、低成本、高效率的申贷体系。
深化机制改革。以网点转型和公司贷款集中管理为基础,打造专业化民营经济服务团队。目前,全省56家农商银行设立小微贷中心123家,年底前,全省所有农商银行均建立小微贷中心,以批量营销、专业服务、科技支持为支撑,提供特色化的贴心服务。
不断升级服务模式
山东农村商业银行创新“信e贷”线上信贷模式,实现客户自助授信申请、自助签订合同、自助借款还款,提高信贷可得性和覆盖面;计划在年前完成“税e贷”线上服务模式,与税务部门、银保监部门联合建立“银税互动”机制,依托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精准支持纳税信用民营企业。
“人民公仆贷”和“白衣天使贷”是针对公务员和医务工作者打造的专属信贷产品,授信额度较一般贷款更高,信用方式贷款授信额度最高可达家庭年收入的2倍,保证方式最高可达家庭收入的4倍,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还款能力确定贷款利率,对公务员和医务工作者年度评先树优情况及同一单位批量授信情况实行差异化利率。
公务员和医务工作者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完成合同自助签订,发放贷款和归还贷款,流程简单,放款速度快。截至9月末,全省农商银行系统累计发放公务员群体贷款50637户106.67亿元,发放医务工作者群体贷款11519户17.77亿元。
截至9月末,山东农商银行系统资产总额24496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945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923亿元,存贷款总量连续14年稳居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是全省营业网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据统计,全省每10位银行贷款客户,就有6位选择与农商银行携手合作;每4家小微企业,就有1家与农商银行并肩同行。
(杨 青 李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