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位于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发祥地。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汝州先民就开始烧造陶瓷,现在汝州发现的古陶窑器36处,其中9处为仰韶早期文化的产物,最有代表性的是1970年在汝州市(原临汝县)骑岭乡洪山庙出土的100多件彩陶器,造型大方,彩绘多样,并有雕塑,开辟了我国雕塑装饰的先河,现为河南省博物院镇院之宝。1978年,在汝州市纸坊镇闫村先民原始遗址中出土的鹳鱼石斧彩陶缸,缸面的绘画内容丰富,文化内涵高远,为我国国画的鼻袓。它表明早在7000年前,汝州先民就己熟练掌握了陶范拉坯成型、点、线、面绘画技巧和烧制工艺,达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64件国宝之首,成为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发展史的有力佐证。
汝瓷兴于唐而盛于宋,造型精美,质地细腻,玛瑙入釉,典雅高贵,釉色如“雨过天晴”碧峰翠色,其中有天青、月白、豆绿、天蓝等名贵釉色,蕴润莹泽,宝光内柔,釉面细碎的冰裂纹如蝉翼呈现,釉下气泡如晨星闪烁,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青中泛绿,微露红晕,形成绝妙的秘色,固有“青如天,美如玉,蝉翼纹,星辰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色。
1982年国家出版的《中国陶瓷史》写到“宋代诸窑则以汝为首”。著名艺术大师李苦禅先生曾慨然为汝瓷题道:“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清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胞弟溥杰先生也曾为汝窑题道:“继往开来处,青瓷灿汝窑,中州文物美,十亿口碑高。”这些足以说明汝瓷在国内外的崇高盛誉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