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思华,广东省肇庆市供销合作社流通服务科科长。2019年,先后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第五届广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还获得肇庆市质监系统先进工作者、肇庆市“三打”专项行动先进个人、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积极贡献个人等称号。
“1948年7月15日,一对年轻恋人,在刑场上举行了婚礼。这对肇庆版《刑场上的婚礼》的主角,就是我的伯父伯母。”谈及为农服务的初心,广东肇庆市供销合作社流通服务科科长植思华说,伯父伯母坚定的革命信念就像一团火光指引着她,让她决定要在奋斗中绽放青春年华。
1 爱农业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2002年,植思华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肇庆市怀集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监管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标准化、质量强县、打击制假售假等工作。在县级技术监督工作岗位上,植思华服务的对象多是中小型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经历2007年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及2012年广东全省“三打两建”专项行动后,她深刻认识到,农业不容易做!有时一场暴风雨,就会把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农作物全毁掉;有时生产出好产品,没销路或供应过剩,又会导致增产不增收。
如何切实帮助农民生产出好产品,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为了掌握更多农业知识,本科读法律专业的植思华在工作之余又攻读了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植思华勤学好问,积累了大量农技导师资源。2018年,这些导师资源就帮助她为农民解了燃眉之急,第一时间诊断出沙糖橘炭疽病,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病害带来的巨大损失。
在怀集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植思华先后指导60多家食品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2家企业获得肇庆市政府质量奖、参与制定标准13个、指导建设6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因为工作成效突出,2008年,植思华被提拔为怀集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走上了领导岗位。
2015年,在带领怀集县食品企业对接肇庆市供销合作社业务时,植思华发现,在服务“三农”的工作中,供销合作社既联系政府,又对接市场,具有独特优势。于是,2016年,她主动申请调到肇庆市供销合作社工作,从县级单位的领导岗位来到市级单位的副科级普通职员岗位。
2 脚下沾满泥土 心中充满真情
服务“三农”必须摸实情、出实招。要让农民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知道怎样运用各种措施解决问题。不但要引导农民主动“造血”,还要知道怎样去“造血”。为了迅速摸清“底数”,来到供销合作社,植思华经常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来到田间地头访农户,深入基层走访企业。
在调研中,她发现,“贷款难”是制约农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此后,在她的推动下,肇庆市社与农业银行肇庆分行达成合作意向,定制了基于供应链大数据的信用金融服务产品“肇庆供销e贷”。
怀集县沙糖橘种植户徐文杰急需一笔购买肥料的资金,但苦于没有抵押物,贷款困难。获悉徐文杰的问题后,植思华马上组织农业银行工作人员指导他申请“肇庆供销e贷”。不用担保,仅通过个人征信,徐文杰就贷到了9万余元,及时解决了种植的资金难题。
光有资金还不行,还要有技术。在了解徐文杰家的种植情况后,植思华又组织专家帮他解决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在果树专家的指导下,2018年,徐文杰的沙糖橘果园果品质量提升,果量增产了10%。
截至目前,植思华已帮助农户申请信用贷款600余万元,建立庄稼医院62家,通过田间学校培训农民1200余人次,服务面积10万余亩。
3 知行合一 助农开创新未来
打造现代农业新模式要敢于创新,敢于结合新技术、新渠道、新思路。为了引进国内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共同联手打造现代农业,植思华想方设法招商引资,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合作的机会。
2018年,植思华获选参加了肇庆市百名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一次无人机植保观摩中,她竟反客为主,向大家介绍起肇庆农业现状和肇庆市社的业务。“因为它正适合肇庆农业发展的需要,供销合作社也非常适合牵头来推广这项技术。”于是,主动邀请对方与肇庆市社共同开展无人机飞手培训和植保工作。经过深入对接,两家单位顺利达成合作意向,并共同设立了无人机技术培训基地。目前,已培训无人机飞手23人,无人机植保服务面积达3万多亩。
除此以外,植思华还引进了京东集团农业部、中国移动物联网公司、土流网等企业和肇庆供销达成合作。依托肇庆供销助农服务示范体系,积极探索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的生态融合,共建助农电商产业园、发展智慧农业、设立土地交易中心等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力争在供给侧,通过数字服务指导精准生产,推动农业生产智慧化,切实解决“为谁种、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在需求侧,通过对全国线上销售数据的分析,生产者能够准确获知哪个区域、什么人群,购买了哪个规格、什么价位的商品,从而按照消费者的偏好,调整他们的生产,实现“消费带动生产”的完整闭环,探索解决农产品增产不增收问题。
在植思华的推动下,目前,肇庆市社已建成德庆贡柑智慧种苗园、四会智慧龙虾园、怀集县高山青智慧茶园等3家智慧农场。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推动肇庆全市建成10家智慧农场,服务面积2万余亩。
在服务“三农”的多年基层实践中,植思华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农业推广秘籍”——以实干赢信任:甘作小农户与大农业的转换器。潜心研究新业态,帮助农民积极对接新技术和大市场,向农民提供他们的迫切所需,为他们架起一座发展的桥梁,便会在他们心中建立起信用品牌,开展工作自然就容易了。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植思华说,伯父伯母为人民解放事业甘愿奉献青春和生命,作为烈士遗属,她更要扬鞭奋蹄,书写出新时代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