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7日,广西农村信用社开展了首笔区域银行间越南盾买卖业务,迈出了参与人民币与东盟货币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的第一步。这是近年来广西农信社推进建设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的一个亮点之一。
2018年12月,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农信社迅速行动、主动作为,深化金融改革,创新金融业务,提升金融服务,积极参与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为沿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取得了丰硕成果。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为对接东盟夯实基础
广西农信社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转换经营机制,初步构建起以现代银行架构为基础的全新发展格局,在改革过程中坚持“支农方向不改变、支农资金不外流、支农力度不减弱”。
新的体制机制使广西农信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目前,广西农信资产总额、存贷款余额、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继续保持广西银行业第一,是广西资金实力最强、业务规模最大、机构网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服务网络最广、服务客户最多、税收贡献最大、对“三农”和地方经济支持力度最大的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
推动业务平台创新
为实体经济输氧供血
广西农信社创新打造服务边民和边境贸易的“边民贷+边贸结算专户”的“农信模式”,为边民参与互市贸易提供启动资金,实现互市贸易资金的封闭运营,最大程度保障资金安全。
同时,广西农信社还重点支持中国-东盟合作重点项目建设,及时投入信贷资金,支持边贸口岸建设,帮助企业“走出去”,帮助地方把东盟企业“引进来”;跟进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建设,了解园区和入驻企业资金需求,制定资金融资方案,仅钦州市区联社先后为园区建设提供6.44亿元融资支持。
截至8月末,广西农信社信贷资金投放连续12年保持广西同业增量第一,连续9年保持广西同业存量第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推动跨境金融创新
为普惠金融增添活力
广西农信社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沿边金融业务发展,主动承接面向东盟的跨境人民币业务。目前,边境一类口岸地区农信社均能受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1-8月,广西农信社共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量88.01亿元,同比增加35.20亿元,增长66.65%,其中边贸跨境人民币结算量87.74亿元,占比99.69%;服务边民达57.96万人次。
广西农信社还上线了国际结算系统贸易融资模块,不断完善边贸前置系统,推出了边民专项信用卡和边民互助组贷款等创新产品,彻底打破了金融服务的时空限制,真正实现农信产品“走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