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扁担肩上挑,
挑着山里人的需要。
油盐酱醋茶,
针头和线脑。
背上的竹篓,
盛着孩子们的欢笑。
糖球奶粉和蛋糕,
拨浪鼓伴着童谣。
草鞋磨破双脚,
踏出一条经商大道。
任凭风吹和雨打,
绝不让货物损失掉。
这是国家的财产,
劳动人民的血汗。
不计较辛苦和酬劳,
为“三农”服务的理念,
从未动摇。
老供销,
连接着“买”和“卖”的渠道。
买东西凭票,
粮票布票肉票,
票票牵动着老百姓的温饱。
那个时候,
手里的钱都是分分角角。
酱油一毛钱一斤,
火柴两毛钱一包,
最流行的自行车、手表,
排上号才能买得到。
究其原因,
是生产力不足,
物资匮乏紧俏。
这仅仅是老供销的,
冰山一角。
市场经济的大潮,
催生了个体经济的秧苗。
供销合作社的管理体制,
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改革出奇招,
绕过险滩和暗礁。
土地流转托管,
对接合作社产销链条。
连锁网店进淘宝,
重拾阵地奋力狂飚。
适应新形势新思想,
改变落后的旧面貌,
供销精神还看今朝。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供销合作社)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 - 联系方式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