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计慧)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天津市宁河区供销合作社坚守“一心一意为农服务”的初心,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在不断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上优化创新,全力打好助农增收这张牌。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宁河区社在助力全区农业种植技术提升中体现“精细”二字,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设施、资产、人才等各方面优势,根据每个村的特点采取“半托管式服务”,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测土施肥、农技咨询等等,什么不会教什么,缺少什么补什么。
“我们供销社农资公司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一条龙的服务,为乡村振兴助力。”宁河区社农业资料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赵永庆介绍说。公司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了内生动力和职工干劲。截至目前,全区“托管面积”已达到3.3万亩,销售各类优质化肥7080吨,同期增长达38.82%,走出了一条适应区域农情的现代农业规模化路子。
“在供销社科技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由原来的闷头瞎种变成了现在的科技种田,水稻的长势一年比一年好,产量也是一年比一年高,农户们的钱袋子更是一年比一年鼓。非常感谢供销社对我们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增产增收。”东棘坨镇大丛村种植大户王宝东告诉记者。
在此基础上,宁河区社不断探索创新模式,力争为农户打造一套集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为农服务体系。“互联网+农资”的服务模式是宁河区社借助互联网搭建的全区农资电商平台,他们整合农资经营网点从原来的95家发展到现在的130家,为农户提供各种货真价实的农资产品,让农户在选购农资“有保障”的同时,还能享受送货上门、服务到家的待遇。遇到急用化肥农药、面临资金确有困难的特殊情况,还可以先用农资,收成后再付款,让资金短缺导致影响收成的事不再发生。
板桥镇赵学村种植大户何敬军告诉记者:“我们以前都是去经销商那买肥料去,跟供销社合作以后,他们把肥给我们送家门口来了,这回使的是生物肥、多元素肥,在一样的成本下,产量有所提高,质量有所提升。黄瓜西红柿长势相当好,一亩地得多打个一两千斤。”
“一心一意为农服务”,秉持着这样的初心,宁河区社将不断创新思维,优化方法,不断持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宁河区社党委书记、主任刘仲伟表示,下一步,区社将作好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突破固有的思维和经营模式,通过综合改革,去除发展的痼疾,调动起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大局、为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