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苏灌云农商银行聚焦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的痛点、难点问题,不断强化金融服务质效,持续加大金融供给,全力满足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
截至6月末,灌云农商银行各项贷款88.17亿元,较年初增加5.11亿元,增幅为11.71%。其中:民营企业贷款33694户,余额45.36亿元,户数、余额分别较年初增加1407户、1.63亿元;全口径小微企业贷款6573户,余额23.09亿元,户数较年初增加1152户,余额较年初增加2.5亿元,增幅12.13%。全面完成了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目标。
围绕“融资难”
优先安排信贷资金
单列小微信贷计划,加强资金倾斜。该行运用央行再贷款和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用好免征增值税等财政政策,用活扶贫贷款贴息扶持政策。年初以来,该行定向降准释放资金3.6亿元,向市人行申请支小再贷款1.7亿元,目前支小再贷款余额2.23亿元,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
突出业绩考核引导,优先保证投放。该行配套专门考核办法,设定“开门红”信贷投放目标、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5-9月份增量目标,并提高民营企业融资业务考核权重,明确了小微贷款投放户数和余额均不得低于总任务的30%的增量目标,并与部门和支行签订小微贷款政治承诺书,优先保证民营和小微信贷投放。
主动调整贷款结构,坚守本源定力。该行统筹安排制造业贷款、绿色信贷、民营企业贷款等特定品种的投放计划,推动各类重点信贷业务投放齐头并进;对差距大且计划完成难度大的支行,从严控制直至暂停大额贷款投放。加快消化处置存量不良贷款,腾出信贷规模,优先满足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
围绕“融资慢”
提高企业办贷效率
打造特色信贷产品体系。该行创新推出了“薪易贷”“农分期”“党员先锋贷”“等特色信贷品种;创新推出“阳光E贷”“园丁贷”“薪资贷”“房续贷”“存易贷”“云E贷”等线上信贷产品,缩短了贷款流程,目前通过“阳光E贷”放款538户,金额2870万元。
优化简化信贷流程。该行公开限时办结承诺,建立执行力快速传导机制;成立考核督察办,建立督察制度,定期通报、考核兑现。设立“董事长金点子信箱”,并组建“敏捷小组”,围绕利率定价、信贷流程、尽职免责等12个热点问题调研,相关成果快速落地。推出“不动产登记电子证明推送”服务项目,优化不动产登记权证(他项权证)的注销环节,该行可通过不动产登记系统办理注销手续,实现了不动产抵押登记、注销登记在该行“一窗办结”。
创新融资担保方式。该行积极探索多样化授信担保模式,减少企业第三方担保等费用支出,缩短融资链条;根据企业无合适抵押物情况,降低准入门槛,企业可采取抵押、保证相结合的方式,以公司法人、股东等人房产抵押并追加自然人担保。与省农担公司合作推广“惠农快贷”业务,截至6月末,开展此项贷款19户,余额838万元。
围绕“融资准”
增强信贷服务质效
建立完善尽职免责机制。该行明确对分支机构和基层人员的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免责条件,同时将授信流程涉及的人员全部纳入尽职免责评价范畴;对单户授信额10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业务形成的不良贷款,如不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对责任人进行问责时给予一定的容忍度;对小微企业业务责任人员的问责同时给予一定宽限期。
积极开展主动精准营销。该行成立小微企业贷款专营团队,结合“初心贷”产品,针对流失客户展开专项营销。开展“金融服务万户行计划”,启动全行“党徽照耀百日万户大走访”活动,党委班子每人至少走访40名客户,活动期间全体党员走访客户不少于10000人次(户)。多次召开民企座谈会,主动对接市、县政府2019年重大项目,加强与民营和小微企业、商会、行业协会沟通对接。
延伸金融服务触角。截至6月末,该行布设ATM107台,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433个,POS机1715台,二维码收单业务10903户,代理全县社保卡46.84万张,基本实现了乡镇普惠金融服务地域和行业领域全覆盖。
围绕“融资贵”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积极推进减费让利。该行自2017年开始承担办理不动产权证登记的费用,通过招标形式选择3家评估公司进行押品评估,评估费用由该行统一支付。对争取到的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贷款利率按照不高于再贷款利率5个点的要求全部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实行差异化利率定价,根据客户存款贡献度测算客户贷款利率,对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重大项目、重点服务业贷款实行利率优惠。
认真落实转贷续贷政策。该行通过无还本续贷等方式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推行“无缝隙”服务模式,在客户授信、贷款到期前,提前介入开展贷前调查、风险评价等工作,实现还贷、放贷同步;坚持“不压贷、不抽贷、不断贷”,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