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跨境电商对外贸发展的作用正逐步凸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2015年、2016年、2018年国务院分三批批准设立3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基础上,第四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也渐行渐近,将为中国外贸的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新试点仍大有可为
7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提到要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其中,7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完善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促进政策,适应产业革命新趋势推动外贸模式创新。下一步,要在现有3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基础上,根据地方意愿再增加一批试点城市;7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稳外贸的四项措施,其中包括要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加工贸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
“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将根据地方产业基础和地方意愿进行审批。”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说,如果地方具备一定的产业和外贸发展基础,跨境电商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就可以申请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
新光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林智勇认为,三批试点后,各地都制定了鼓励和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下一步要在三方面推出更多新政策:一是以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继续推进跨境电商合规化建设;二是重点推进以产业园区为主的跨境电商生态建设,提升外贸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建立新型外贸模式的能力;三是各地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新发展区域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和大打招商引资抢资源,打造区域跨境电商和外贸发展新高地。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张周平说,跨境电商行业发展需要规范行业发展、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加持,新一批试点仍有较大的作为空间,比如落实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无票免税”政策、改善与优化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完善跨境电商统计体系等。
加速外贸转型发展
近年来,跨境电商规模快速扩大,成为外贸增长突出亮点,倒逼了国内产业升级,释放了市场消费潜力,促进快递等流通业发展,带动了创业创新和大量就业。
张周平认为,跨境电商综试区作为跨境电商发展的先行先试区有着明显的政策优势,这些政策红利将刺激传统外贸加快线上化转型升级的步伐。比如“线上交易自由”与“线下综合服务”的探索实现了跨境电商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发展,推动了传统外贸监管方式向新型外贸监管方式转变。
“通过跨境电商的发展,外贸企业可以开拓销售新渠道,开拓新兴市场,通过数据和数字技术赋能来提升外贸综合服务能力和新型外贸运营能力。”林智勇强调,跨境电商综试区是在发挥企业自发和市场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突出政府宏观指导、统筹规划、资源整合的作用,加快培育新型贸易方式,创新监管和贸易便利化改革,可以促进中国外贸提质升级。
的确如此,海关总署相关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增势喜人,为外贸增长提供了新动能。此外,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发布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9》称,跨境电商综试区已成为外贸创新发展的新亮点、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创业创新的新平台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载体。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