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8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今年的杏儿不愁卖!
山西省灵丘县社带领杏农成立合作社做强杏产业
□ 吴兴会

    收购、挑选、冲洗、去核、烘干、装袋……从今年6月初到现在,山西省灵丘县史庄乡玄风村万嘉有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车间里每天都在忙碌着,处理村民们从杏园采摘下来熟透的大杏。

    “合作社就是一场及时雨,解忧促增收,还解决了二三十人的就业!”说起万嘉合作社,玄风村人都竖大拇指。近年来,该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肉杏和仁用杏,全村1/3的耕地栽植了杏树。目前,全村有杏树2400多亩,户均10多亩,已经挂果的达到了800亩。

    玄风村依山靠川、背风向阳,土壤结构特别适宜杏树的生长。自古以来,该村的杏酸甜可口,个头大、肉质好,享有盛名。杏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玄风村人却因之有过烦恼。随着挂果树的增多,每到采摘时期,全村人就发愁,只因销售一直是最大的问题。晾晒成杏干?可这段时间正值雨季,不是天阴就是下雨。因此,好多杏就烂在了果园里。

    村干部正在熬煎时,灵丘县供销合作社来到玄风村调研,县社领导急群众之所急,提出了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肉杏深加工的建议。这个建议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的同意。2017年,在县社的帮助下合作社正式成立,并购回了一套微波烘烤设备,彻底解决了杏的深加工这一问题。

    “从去年开始,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了。只要是杏熟了,及时地采摘下来,合作社有多少收购多少,价格也不错!”正在杏园里采摘的村民马治平乐呵呵地说。

    63岁的马治平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鼓捣经济林,他家的杏树有30多亩,除了田地里栽植,房前屋后也都栽植,品种就有六七个。他最骄傲的是自己培育出来的、自己命名为玄风优的杏,果大、色泽好,肉厚且口感好。

    “今年天时地利人和,全村的杏大丰收。我家门前这片2亩的杏林,至少能产杏16000斤,今年有15亩挂果,收入10万元绝对不成问题!”马治平边招呼客人吃杏边介绍。

    村里农户劳动力多的,拿到市场上卖鲜杏,卖不出去的,就送到合作社;劳动力少的直接送到合作社出售。合作社把鲜杏加工成了杏干,一斤杏干卖30至50元,销往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合作社负责人马继光说:“无色素、无添加,选择的又都是优质肉杏,整个加工过程卫生干净,烘烤出的杏干销路特别好,很多客商和消费者都是回头客。”

    “在专业社打工,两个月能收入四五千元。农闲时,在家门口就有活干,这是多好的事呀!”在合作社打工的贫困户鲍记花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

    “今后,我们要在供销合作社的带领下,进一步壮大合作社的规模,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共同把我们村的杏产业做大做强,更要做精,带领当地的老百姓一起增收致富。”马继光说。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