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贵州凯里农商银行全面回归“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坚持“做小、做散、扩面”,信贷业务发展结构由大额贷款为主调整为以小额贷款为主,整体金融风险大幅降低,监管指标逐渐优化,为全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坚定转型发展信心,该行始终把提升发展质量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重点落实“五个坚持、五个优化”工作举措。
坚持回归本源
优化信贷投向
该行上下统一思想、主动作为,把贷款投向主要定位为农户、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社区居民、优质民营企业(含小微企业)及优质个体工商户,集中精力重点做好5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营销。自2018年以来,全行50万元以下个人贷款增加17.79亿元,力促信贷结构加速调整。
坚持产品创新
优化服务流程
该行按照“风险把控、批量获客、资料精简、操作简单、额度适当”的原则,对“摇钱树”系列信贷产品进行创新升级,打造了“薪动力”“安居宝”“银百合”秒贷“银绣贷”“银田贷”“商圈贷”等10款个人贷款产品,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信贷需求,同时坚持优化小额贷款操作规程和服务流程,提高建档评级效率,有效推动了个人贷款增长。
坚持供给扩面
优化竞争机制
该行首先将城区支行个贷投放网点由6个增加到15个,充实个贷客户经理20人,促进网点之间良性竞争、员工素质“比学赶超”;其次,深入开展网格化管理,按照“就近服务、主动营销”原则,明确由最先登门开展营销服务的支行负责该单位客户的业务管理,明显提升服务效率;最后,定期召开业务分析交流会,由总行及时总结引导,激发员工内生动力,掀起“你追我赶”的营销氛围,推动业绩持续提升。
坚持考核导向
优化考核指标
为确保个人贷款高质量增长,落实“做小、做散”的战略目标,该行在新考核方案里增设贷款户数增长、建档评级等增户扩面指标,除基本考核分值外,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网点进行加分,通过考核“指挥棒”引导全行信贷投向“支农支小”市场领域,坚定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
坚持普惠转型
优化限额管理
凯里农商银行自2018年初对新增发放贷款实行区别化授信额度策略,根据客户群体特点对农户、个体工商户、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和其他自然人等设置不同的授信标准,实施定向限额,从源头管控风险,前移风险防控关口,以强化合规经营管理推动个人贷款走稳健可持续发展道路。
截至今年6月末,凯里农商银行小额贷款余额达55.94亿元,年内增长4.3亿元,较2018年初增长15.49亿元;小额贷款占比63.22%,较2018年初提升14.55个百分点。与之相对的是,大额贷款占比较2018年初下降14.53个百分点;全行小额贷款客户达43417户,年内增加2166户,较2018年初增加10850户,增幅为33.32%,户均贷款余额为12.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