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9年8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信农民是一家
——河北农信金融扶贫剪影
□ 本报记者 吕国旺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70年披荆斩棘,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0年里,“河北农信”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在“服务三农”的大道上昂首阔步,用汗水与心血丈量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乡村振兴的脚步。

    日前,《中华合作时报》记者深入河北农信一线,以所见、所闻记录下“河北农信扶贫剪影”,记录下金融扶贫中的乡村故事。

    “咱这生活有奔头!”

    “咱这生活有奔头!我就希望农商银行的政策能一直都这么好。”河北省滦州市杨家院村村民李建海憨笑着说。

    在满屋子的欢笑声中,李建海的声音格外响亮:“当然了,我自己个也得努力。”

    李建海今年46岁,这个朴实的农家汉子常年患有心脏病,妻子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夫妻二人膝下有一儿一女,大女儿已经毕业,小儿子还在念初中。

    眼看着两个孩子慢慢长大,但越发拮据的日子让李建海犯了难。

    “人家总惦记着咱呢!”老李说,“农商银行经常派两个小伙子来我家,总来,问我有啥需要帮忙的。”

    李建海一家是滦州当地县、乡、村三级政府共同认定的精准扶贫户。

    在“双基共建”政策的扶持下,大约半年多前,老李获得了滦州农商银行为他提供的3万元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这笔贷款,享受基准利率,无抵押纯信用,期限3年,由政府贴息。

    一拿到这笔钱,李建海立马忙活起来,盖起了养鸡大棚,买来了幼鸡和饲料。现在鸡棚里已经有4000多只鸡,老李一家的生活也有了奔头。

    如今,李建海家已经达到政府的脱贫标准。

    李建海热情地邀请大家去后院参观他们家的鸡舍。

    见到有一位滦州农商银行的小伙子熟门熟路地走在最前面,老李拍拍他的肩膀:“你来带路,我家情况你最熟!”

    大棚里的笑声

    在杨家院村,同样获得滦州农商银行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帮扶的,还有57岁的村民孟德玲。

    滦州农商银行行长孟德忠下乡推动扶贫工作时,认识了孟德玲一家。在老孟家的黄瓜大棚里,孟德忠笑说,他和老孟是哥俩儿,一口一个“我大哥”地称呼着。

    孟德玲的老伴得了乳腺癌,他自己也有腰间盘突出,之前干活时还把胳膊给摔折了。一家人,两个病人,让老孟原本安宁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

    政府开展的扶贫工程让老孟一家的生活出现了转机,他拿到了滦州农商银行提供的3万元扶贫小额信用贷款。

    小眼睛的老孟,笑眯眯地摘了小半盆黄瓜,邀请大家品尝:“吃吃吃,你们敞开了吃,今年的收成特别好!”

    老孟的大棚是他去年秋后拿到扶贫贷款后盖的,儿媳和他一同打理。今年,老孟收获了第一茬黄瓜,2万多元的收入让他喜出望外。

    临走时,老孟一个劲儿地问大家好不好吃。孟德忠笑着说:“个大又甜,改天我再来,找我大哥多买点黄瓜吃。”

    李建海和孟德玲只是滦州农商银行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截至今年5月底,这家农商银行已经发放了42笔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总金额达到63.2万元。

    老王和他的“羊家军”

    相比于李建海和孟德玲的开朗健谈,唐山市丰南区高先甸村的贫困户王金良要沉闷很多。家庭的困难,让这个性格内向的汉子变得更加少言寡语。

    老王今年63岁,只有一个已经出嫁的女儿。记者到访时,老王重病缠身的老伴也在家,但常年卧床不起,平日里都需要他照顾。

    说起家里这些年的困难,这位七尺高的汉子,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

    老王坐在炕头断断续续讲诉着,唐山农商银行丰南支行的几位工作人员围拢在他身边安慰着他:“没事的,过去了,还有我们呢!”

    去年11月,王金良获得了唐山农商银行丰南支行的1万元扶贫贷款支持。这笔贷款,由政府全额贴息,最长还贷期限为3年,且放款效率高,服务也好。

    老王说,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丰南支行的同志总是带着米、面、肉,来看他们老两口。他反反复复地念叨着:“政府对我‘忒好’,农商银行对我‘忒好’!”

    靠着这笔扶贫贷款,王金良养了10只羊,短短半年的工夫,他的“羊家军”已经繁衍到大大小小总共17只。

    一走进自家的羊圈,老王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如数家珍地向大家介绍起羊的习性和养羊的收益情况,很快就从悲伤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聊着聊着,老王说:“如果农商行不给咱这笔钱,咱想都不敢想会有今天的日子。”

    羊圈就修在老王家窄小的院子里,勤快的老王把羊圈修整得十分干净整洁。

    他还学会了剪羊毛,“羊毛都是我自己剪的,每斤羊毛还可以卖个三块来钱。”站在自家的羊圈前,老王的脸上满是幸福。

    羊圈不远处,是老王家新盖的三间瓦房,老王说,盖这三间房一共花了7万来块钱,其中的大部分钱由政府补贴,“再刮个大白就能搬进去住了!”一向不善言辞的老王,此刻也掩饰不住心里的喜悦。

    正午的日头明亮耀眼,站在自家新房前的老王和大家挥手告别。

    在他家门口的空地上,一片紫色的小花正在微风中摇曳,绽放出勃勃的生机。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