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8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幸有茶香似旧时

□ 汤 飞

    我有一个爱泡茶、喝茶的爷爷。奶奶每天做早饭以前,必烧一壶开水,爷爷起床后,先仔细清洗茶杯,再放进茶叶,倒入鲜开水。我站在一旁,观看魔术似的盯住茶杯,吸饱了水的青绿茶叶缓缓下沉杯底,而几朵舒展开的茉莉花则漂浮于水面。两者本是杂然相处,被开水冲散,颇有些依依不舍。假如茶杯即天地的话,绿叶如同地面的青山绿水,茉莉花好比天空的白云,与我的家乡何其相似。原本无色的水有了黄绿色,而且越来越浓,仿佛画家的调色筒。

    我把它当作新鲜的饮料,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烫、香、微苦,和想象中的不太相同。爷爷喜欢浓茶,因此茶量超过了我的舌头的承受能力,只好皱眉、摇头跑开,继续憧憬可乐、糖水的甘甜。

    在他心目中,茶的地位绝不低于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顺序完全是倒过来的,甚至到了“宁可不吃饭,不可不喝茶。无饭令人饿,无茶令人怕”的地步。奶奶偶尔忘记或来不及烧开水,爷爷总忍不住发脾气——似乎没有茶水的引路,饭菜会找不到嘴巴。

    爷爷将日复一日的岁月泡进茶杯,时间是井水滚烫为开水的等待,是茶叶由卷至舒的改变,是空茶杯变成一统天地的惊喜,是茶水和舌尖触碰后冲下喉咙的满足。日子有了挥之不去的茶香味。

    茶味不仅是乡村的味道,还承载着乡愁。父母远赴外地务工,鼓得像牛肚皮的行囊里定有茶叶的一席之地,是临行前特意采买的,一部分自己饮用,另一部分带给不回家的老乡。若行李超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少装些食物,绝不会打茶叶的主意。有一年,父母从老乡处品尝到青山绿水茶,甚是中意,叫我帮忙买一点,结果跑了几家茶铺才得偿所愿。我始终不理解其中原因,茶叶有那么迷人?外地没有茶叶卖吗?他们说:老家的茶叶才够味,当地有卖的,但是很贵。那就从老家带呗,反正一年喝不了几斤。原来,一方茶叶亦可养一方人。

    蜀人嗜茶,种茶、饮茶的历史非常悠久,虽然苏东坡用下峡水冒充中峡水蒙骗王安石,结果被识破,但他同为茶道中人,留下过“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这样深得茶之三昧的诗句,超然于世。不知道古人是否有同乡晚辈的习惯,将家乡装在茶叶里,伴随自己闯荡茫茫尘世。他乡水泡故乡茶,尽管不够完美,也足以慰风尘了。如今大街之上,茶馆与商店交相辉映,休闲或严肃的场合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在它的滋润下,休闲更生乐趣,严肃不再紧张。

    工作之后,不知不觉爱上茶的清香,回味无穷。偶然听到刘德华的专辑《Coffee or Tea》,终于懂得咖啡和茶不过是众多选择之二,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妙,世界也远不只有这两种大众化的滋味。况且世事无常,有的口味可以自主选择,比如咖啡和茶,有的却无法抉择更不能拒绝,例如失败的苦、落寞的酸。

    茉莉花茶还是一如既往地醇厚鲜爽,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然而,每天早起必定泡茶的爷爷永远地消失于我的生活,滞留在时光深处,我始终寻觅不到回程的售票点。幸好还有那一抹不变的香味,让过往的记忆永葆鲜活,宛如新火烧出的新水,新水泡出的新茶一般,是家的味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