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老百姓对农产品供给的最大关切是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这个问题多做文章。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优胜劣汰、质量兴农。
——习近平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长期以来,“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实现质量兴农,既要产得出、产得优,也要卖得出、卖得好。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中始终存在着生产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滞销与丰产时常相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为农、姓农、务农”为本的供销合作社是连接农民与市场、保障供给的桥梁,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农业提质增效、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带动作用。
长年在农民与市场之间奔波的供销合作社深知值得信赖的产品品牌承载着严格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把控,农产品品牌建设刻不容缓。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供销合作社打造的农产品品牌——“茅山竹海”给农民带来希望与收获。作为“茅山竹海”的葡萄基地,常州市晶泉果品专业合作社按照品牌要求,所有葡萄均采用避雨设施栽培,实现了药量少、挂果期长,从种植、采收到包装都实行工厂化统一管理模式。标准化生产使合作社的葡萄销量明显提升,销售价格比普通葡萄高出很多,在上海等地很受欢迎。
“产品不论是供应市场,还是配送给企事业单位食堂,首先要求的就是品质。”辽阳盈利蔬菜合作社理事长印有迎介绍,合作社基地在生产中统一使用腐熟农家肥种植,并采用杀虫灯、防虫网、黄板等物理方法减少农药残留。同时,合作社还会对蔬菜种植进行全程记录,标准化的生产不仅让合作社在市场中长存,更为合作社引来了鞍钢集团89家食堂供应的合作订单,农民社员实现稳定增收。
品牌是名片,是农产品被认知的符号。在品质上留住消费者的同时,更要学会在营销上吸引眼球。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社有企业优势,为地方特色农产品打造满足市场需求的包装,建设提升形象的农产品品牌展销店,举办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拓宽销售渠道,使得农产品摆脱了从前田头卖、马路边卖而卖不出量的困境,解决了“披头散发”卖,卖不出好价钱的难题。
做品牌必须挖掘消费者的兴趣点,要让品牌深入消费者心里。湖南株洲供销云商贸有限公司打造“e品攸州”品牌,其核心价值是“让产品发声,以产品为基调传播独特的攸县文化”。“e品攸州”品牌下的“攸州小五件宝”的包装设计上主要体现了攸县人儿时的记忆,在每个产品的包装上以“放学”“采菇”“农忙”“骑牛”等精美的图画来唤起人们对儿时的记忆,唤起人们对儿时美食的记忆。用心的设计提升了消费者的认同感,也吸引了众多年轻客户,为产品开拓了更大的消费市场。
展示展销会是推广品牌最简洁高效的方式。甘肃张掖市供销合作社领办的金花寨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参加各种大型博览会、农业展销会和地方举办的小规模交易会,在展会上以产品试吃和免费赠送的方式吸引各地客商和消费者,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并加深品牌印象,有效扩大了市场。
专卖店是全品类展示、销售的场所,新疆果业集团积极打造西域果园专卖店,并以此为广泛吸纳会员、拓展业务和销售服务的配套平台,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春、成都等中心城市建立品牌直营店,成为了引领新疆果品业走向全国的代表。
在实施质量兴农战略中,供销合作社利用自身系统优势,带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进一步树立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水平。供销合作社探索构建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保障产品质量,并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加快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品牌追溯平台建设,降低农产品质量控制成本,夯实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