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高邮农商银行把“党建园地”作为支部党建重要内容。
图2为高邮农商银行党委中心组开展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专题学习。
图3为高邮农商银行举办“庆国庆慈善捐赠”晚会。
有着使不完的激情,锐意的改革勇气,创新的智慧谋略。这是记者采访江苏高邮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波时的感受。这一特质,从他3年前掌舵高邮农商银行后就一直秉承着,一系列改革创新在高邮农商银行这块“试验田”上不断精彩上演,如今“试验田”变成了“示范田”。随着采访的深入,赵波董事长经营管理的一套套打法,愈发清晰明朗,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找定位:
打造高质量普惠金融
“发展是时代主题,作为特殊企业的农商行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赵波告诉记者,“质量、规模、效益、风控”四者是矛盾体,过去常常是规模上去了,质量却打“折扣”,如何做到“质量、规模、效益、风控”四者协调发展?破解的办法就是坚持“八字方针”,即广种多收、结构优化。
赵波解释说,“广种多收”就是着眼于做小做散、增户扩面,发放千家万户贷款;“结构优化”,包括资产结构优化、信贷结构优化和客户结构优化。“八字方针”的内涵就是准确的市场定位,就是高质量发展。
找准了市场定位,如何实现目标?高邮农商银行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该行根据客户对象确立农村市场、中小企业市场、城区消费市场“三位一体”的市场格局,并根据市场格局,优化调整信贷布局,建立专业化、特色化区域中心,增设湖西(特区)、城区、三垛、临泽四大区域金融服务中心。
其中,湖西(特区)区域金融服务中心专注中小企业市场;城区区域金融服务中心专注城区消费市场;三垛和临泽区域金融服务中心专注农业种植养殖业市场,四大区域金融服务中心拥有自主定价权、自主创新产品、自主审批权,通过灵活的机制,简化信贷流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赵波认为,普惠金融需要有情怀、有创新、有担当,但“下沉服务”是关键。
为此,该行开展贴心式走访服务,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总行领导班子每人每月走访一个乡镇、支行行长每人每月走访一个村、部室中层干部每人每月走访一家支行、事业部每人每月走访一个企业园区、客户经理每人每月走访一个村组。
在推动“下沉服务”中,该行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各乡镇村组聘请789名“义务金融行风监督员”和“义务信息联络员”。他们为农商行推荐存贷款、电子银行、代扣代缴、通报各类风险预警等,成为高邮农商银行提升服务的“千里眼”“顺风耳”,架起了银农之间的桥梁,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开展普惠金融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一项民生工程,要通过‘政银合作’深化民生金融服务。”赵波告诉记者,高邮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与大力支持,与地方党政合作进入了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在乡镇试点“信用工程”建设,评定“信用户、信用企业、信用村、信用乡镇”;争取了全市市民卡的发放和代理非税收入归集两项政府业务;对接了卫计委缴费系统、农工办“三资”管理系统、国土部门招投标管理系统的三大系统;在业务发展上实现了“走出去”(进驻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住房公积金中心和政府招标中心)与“请进来”(高邮市国土局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高邮市人民法院金融巡回审判点已在该行设立)。良好的政银合作使得高邮农商银行在践行普惠金融中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抓党建:
打造“1+5+X”基层党建新模式
三年来,党建工作成为高邮农商银行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
谈起开展党建工作的体会时,赵波说,党建工作关键要落到实处,要让每一名基层党员都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互促共赢。
针对过去基层各党支部布局分散、党员流动大、退休党员多、支部书记重经营轻管理等现象,高邮农商银行根据辖内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按照“党员便于活动、党组织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探索构建了“1+5+X”(党委+五大党总支+各党支部)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增设机关、城区区域中心、三垛区域中心、临泽区域中心、湖西区域中心五大党总支,将35个基层党支部整合优化,使得党组织设置与行政架构相适应,支部分布与营业网点相匹配,党员干部选任与人岗适配相挂钩,党建核心与群团工作相协调。
有了完善的总行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党组织架构,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高邮农商银行突出支部阵地建设,把“党建园地”作为支部党建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党建工作考核,拓展党组织活动和党员教育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该行还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把退职未退休的老同志委派到党总支担任“政治教导员”兼职党总支副书记,专职负责党建工作,驻点办公、驻点指导,“一对一”帮助基层党员开展思想教育、支部活动等工作。“政治教导员”的设立,既盘活了人力资源,又加强了基层党支部的建设,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党建工作最忌流于形式,关键在成效。为此,该行“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影响和引领员工的精神面貌。
为发挥优秀党员等先进典型示范作用,组织首届“邮福好人”评比活动,选出了10名先进典型,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典型,争做合格党员;开展“普惠之星”“服务之星”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双星”学习、研讨、巡讲等活动,发挥信贷营销、柜面服务中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
塑文化:
员工与企业同进步、共发展
“三年的企业靠打拼,十年的企业靠制度,百年的企业靠文化。员工是农商行最宝贵的财富。”赵波说,在成就员工个人价值中,该行坚持以人为本,打造“邮福文化”品牌,共建高邮农商银行“家文化”,实现员工与企业同进步、共发展。
让员工多岗位锻炼,多方面提升员工能力。该行组织机关部门与基层互派交流,向高邮市委组织部推荐选派12名中层干部赴乡镇园区挂职。
除了多岗位交流,该行还对员工开展多角度培训,成立培训学校,单设培训中心,科学设置培训课程,重点突出客户经理和厅堂一线人员的系统性培训,开展在线平台学习、员工拓展训练、孔子学院学习、红色党性教育学习等。
“在高邮农商银行正气很足,满满的正能量。”赵波告诉记者,培养人才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任用人才,该行出台了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和支行行长工作考评办法,按季或半年度对支行行长、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述职述廉考评。20名新晋升的支行行长靠自己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同事的认可,走上中层领导岗位。
在为员工成长、成才提供渠道和平台的同时,该行还在员工中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设立常青树、书画影、文化、健身、棋牌等五大俱乐部,五大俱乐部又细分10个兴趣小组,每位员工根据自己的爱好,加入兴趣小组,组织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生活。
该行还把对员工的关怀延伸到员工家庭成员,实施快乐家庭“六个一”活动,即对员工结婚、生日、生病住院、新居入宅、生育、子女高考金榜题名等送上慰问和祝福。
此外,该行还开展“补充商业医疗保险1+1”工作,为每位职工的一名家庭成员定向投保,让员工感受“家”的温馨,以实际行动践行“家文化”。
“有为有位”。高邮农商银行针对普惠金融、党建工作、企业文化的改革创新,不仅使该行驶入发展快车道,也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
在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等级考核中,高邮农商银行2017、2018年连续两年保持5A级,监管评级保持2级,获评“全省农商银行四好领导班子”,先后被高邮市委、市政府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先进单位、支持建筑业发展金融优质服务单位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