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思考。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推进作风建设、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作风建设、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一以贯之的系统思维和战略定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有两段重要论述使我感受深刻。一段是:“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另一段是:“我们党反腐败不是看人下菜的‘势利店’,不是争权夺利的‘纸牌屋’,不是有头无尾的‘烂尾楼’。必须一刻不停歇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激浊扬清、固本培元,不断深化标本兼治。”这两段话反映了党中央对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高度重视、执著韧劲和系统思维。我们都知道,十八大后,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从作风建设切入,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坚决纠正“四风”,十八大期间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6.22万起,处理党员领导干部36.01万人,以实际成效回应群众期盼,作风建设也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推进作风建设、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6月10日,王侠同志在总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上强调,“守初心,就是要牢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守供销合作社一心一意为农服务的初心”。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体到供销合作社来说,就是要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做到为农、务农、姓农,这与我们坚守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完全契合。无论走到哪里,走多远,都不能忘记自己从哪出发,为什么出发,都不能忘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都不能忘记我们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都不能丢掉“扁担精神”和“背篓精神”,都不能忘记我们供销合作社人一心一意为农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才能更好地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才能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农民群众需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推进作风建设、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与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在内在逻辑上完全一致、同向而行。近年来,党中央对供销合作社发挥好重要作用、推进综合改革高度重视,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供销合作社的独特优势是在革命、建设、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新时代,党和国家又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农民群众是评卷人,我们能不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需要我们供销合作社人在综合改革中推进事业发展,最终是满足农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就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这也是供销合作社人的初心和使命。可以说,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供销合作社人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以扎实的作风和务实的举措推进综合改革,永不忘记为农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切实做到为农务农姓农,让党中央放心,让农民群众满意。
二、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近年来,总社党组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定了一系列贯彻落实的具体制度,每逢节假日都通过多种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提醒,查处并通报了一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稍一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总社下属单位尤其是社有企业都有经营压力,且业务多处于流通领域,资金流量大、市场活动多、商务交流频繁,再加上各单位在内部人、财、物的管理使用上都有较大自主权,如果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很容易逾规越矩。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规问题和巡视发现的问题看,一些直属单位领导干部超标准接待、违规发放津补贴和过节费、违规使用公车、违规接受业务联系单位宴请等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就要时刻与党中央对标对表,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直抓下去,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坚持标准不降、节奏不变、力度不减,将“严”字贯穿始终,以持续不断的努力抓出习惯,抓出长效。最近,驻总社纪检监察组开展了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专项治理,这也是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一项具体举措。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就是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聚焦重点就是加大力度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我们要紧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的错误表现,切实纠正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漂浮作风,认真解决担当精神不够、回避矛盾,拖沓敷衍、推诿扯皮,抓落实、求实效不够等问题,在工作中做到求真务实、严深细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总社综合改革扎实开展,推动党的决策在供销合作社落地见效。
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反腐败斗争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当前,反腐败斗争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的任务是巩固发展压倒性胜利。如何巩固发展?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已给出了答案,就是由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其实,“三不”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重要思想。不敢腐是前提,侧重于惩治和威慑,让意欲腐败者在带电的高压线面前不敢越雷池半步。对于供销合作社来说,要紧盯腐败问题多发易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巧立名目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借改革改制、资产重组、合资合作之机搞利益输送、关联交易的违纪违法问题,截留、挪用、私分财政资金及社有资产的行为,以及违反“三重一大”制度,个人擅自决策,造成社有资产严重流失等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不能腐是关键,侧重于制约和监督,让胆敢腐败者在严格监督中无机可乘。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将日常监督做实做细做到位。制度硬约束和监督强制约双管齐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扎紧扎牢扎密不能腐的笼子,才能巩固不敢腐和不想腐的成果。
不想腐是根本,侧重于教育和引导,着眼于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让人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增强党性修养是正风之本,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础工程来抓,首先就是要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扎信仰之根、筑牢思想之魂、夯实政治之基,解决理想信念“总开关”的问题。此外还要深化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尤其要注重运用供销社系统查处的典型案件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这样,解决了固本培元的问题,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不敢腐和不能腐才有根基,这样才能行稳致远,久久为功。
驻总社纪检监察组将认真履行纪律检查和执法监察双重职责,协助党组持续不断推进作风建设,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同时,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综合运用“四种形态”,既加大力度清存量、遏增量,又强化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旗帜鲜明地支持干事者、保护改革者、宽容失误者、惩处腐败者,并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事实,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供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