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凌晨4点,来自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的新鲜牦牛肉、松茸,云南省昭通市的新鲜乌骨鸡已通过空运来到广东省东莞市。位于东莞市中心地段的市供销合作社莞香情形象店的工作人员接到快递员电话后,急忙将这些新鲜食材归类,放入店中冷库。
早上9点,筹备5个月、位于市体育中心、投资近200万元的“莞香情”品牌形象店正式开门迎客。货架上琳琅满目,产品涵盖了东莞市对口帮扶的云南昭通、四川雅江、新疆三师图市以及对口合作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特色农副产品,产品种类将近100种,占到销售产品的80%。市民可以不出东莞,就能享受到藏于深山、质优味美的名优农副产品。
这是东莞市社深化综合改革,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又一重要举措。此举既带动了帮扶地区农民收入,又丰富了东莞市民餐桌。
整合资源
搭建供销平台
今年3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制定了《供销合作社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就明确提出,发挥供销合作社产业和网络优势,以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为主要着力点,大力拓展销售途径,加快流通服务网点建设,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东莞市社早在半年前就已行动起来。去年6月,市社对成立于2009年的“东莞市莞香情土特产商贸有限公司”进行了重组,从体制机制上激活企业发展活力。重组后的莞香情公司以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品牌形象为宗旨,苦练“内外功”。一方面,组建经营管理团队,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作,攻坚克难,从产销对接、产品研发、品牌打造、推广销售等环节加强了经营管理,提升执行力;另一方面,内联外引,发挥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一盘棋”的网络优势,大力挖掘和整合东坑阴菜、大岭山荔枝干等东莞本土特色农副产品,将“莞香情”打造成为“莞货”和“东莞手信”的代名词,成为东莞市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与此同时,重组后的莞香情公司以产销对接的方式,发挥“天下供销是一家”的天然优势,加强与其他地区供销合作社的联合与对接,打通“从田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去年12月,莞香情公司就在四川甘孜州雅江县开办分公司,直接对接当地松茸产业园,减少中间环节。现在,正值新鲜松茸上市季节,“莞香情”形象店里既有现货销售,也支持“一件代发”,极大方便了当地消费者。
截至目前,莞香情公司已先后与牡丹江市供销合作社、昭通市供销合作社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通过供销渠道,搭建对接销售平台,从而更有效地体现帮扶成效。
开办加盟店
扩大农特产品销售网
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为使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放心,食得安心”,莞香情公司一直把食品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这些产品是通过当地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社从农户手中收取,再由工厂统一挑拣、统一产出、统一包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因为这些产品是从本地农户手中统一收购,并经过统一管理,所以相比市场上参差不齐的产品,品质更有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针对部分农产品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问题,莞香情公司引入了一条国内同行业领先的加工生产线,以高标准的生产工艺对大部分的农副产品进行初加工,并成功取得SC认证,使产品质量更安全,做到可溯源、有保障。
由于产品可溯源,质量有保障,除进入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商场、超市和门店外,目前莞香情公司正与系统外多家大型连锁超市进行商务洽谈,争取“莞香情”土特产上货架扩大销售。
此外,借助此次形象店开业契机,莞香情公司还积极与产地源头对接,根据需求在当地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加工厂等,开发扶贫产品种类,从而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同时,与系统内现有商业网点对接开办专柜或专区,条件成熟的基层社可开办加盟店,打造上下贯通的销售网络。
(莫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