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7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污染”到“财富”的蜕变
浙江省金华市生活垃圾分类可利用物“兜底回收”模式成效凸显

    “可腐烂的放绿色桶,可回收的放蓝色桶,有害的放红色桶,其他垃圾放灰色桶……”近日,垃圾分类在全国掀起了新热潮。在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市供销合作社承担起了该市城乡垃圾可利用物“兜底回收”的重要任务。

    金华市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发现,近年来,再生资源行情较为低迷,个体商户不愿收废玻璃、废塑料膜、废木料、废复合包装等低价值可回收垃圾,导致大量可利用物被简单填埋或焚烧处理,增加了垃圾处理成本,造成了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金华市从2015年开始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可利用物“兜底回收”工作,4年来,累计回收城乡可利用物5万余吨,支付收购货款2.5亿元,带动直接就业2160人,实现了垃圾减量,助推了农民增收。

    在金华市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利用工作中,金华市供销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作为可回收物主渠道公司,承担了垃圾分类后可利用物的“兜底回收”。

    “金华市将所有可利用生活垃圾重新细分成废纸、非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旧衣物等五大类13个品种,每个品种制定一个收购价格,做到可利用物应收尽收。”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分类定价提升了过去没人收的生活垃圾的价值,激发了生活垃圾分拣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生活垃圾的规范分拣,做到了应分尽分。该市部分分类较好的行政村垃圾分拣员每月通过分拣销售获得的额外收入从过去的500元增加到1200元。

    据了解,过去个体小贩收垃圾,不仅在价格上千方百计压价,有一些小贩还在称重计量上藏着“猫腻”,群众口碑较差。对此,金华市社利用群众几十年积累的“供销情节”,着力打响“兜底回收”品牌,要求业务员统一着装,回收车粘贴统一车贴。此外,还设置了统一的举报投诉电话,让群众卖得放心。据了解,“兜底回收”的垃圾结算价格公平公正,承诺不低于流动回收小贩的价格。现在,老百姓已经不愿意将生活垃圾卖给个体小贩,而是留着等回收车来。

    对于回收来的垃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也有自己的一套处理方法。据悉,金华市累计投资1.52亿元上马废塑料再生加工项目,回收的废旧塑料制品经过粉碎、清洗、烘干、热熔、拉丝等多道工序后,变成了洁白的化纤丝,每吨售价在8000元以上。成品化纤作为化纤原料销往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广泛应用于衣物、床上用品、汽车内饰、沙发毛绒玩具填充物等。截至目前,该市再生加工废塑料3.6万吨,销售额达2.75亿元,回收的废旧塑料全部转变为“绿色财富”。

    除废旧塑料垃圾外,金华市鑫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金华市绿动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浦江金鑫塑业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市丁作胜木材加工厂等企业还通过参股组建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分别开展报废汽车、旧纺织品、废旧农膜、废木头类的再利用项目,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处置链条,实现了回收物的价值最大化。截至目前,已合作处理报废汽车3506辆、旧衣服823吨、废旧薄膜6500吨、废纸1230吨。

(金华市社供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