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7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土地连成片 农户抱成团 日子有盼头
山西应县供销合作社发展合作社带动贫困村种黄芪致富
□ 陈 佳

    当前正是农作物强劲生长期,在这个时节,一切植物都充满了生机。走进山西应县致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一片浅黄与葱绿映入眼帘,微风阵阵,百余亩的花海荡漾起黄绿交织的波浪,美不胜收。面对美景大伙纷纷猜测是何种植物能开出这么清新的花,魏庄村书记陈术军呵呵一笑地说:“这是黄芪啊!”

    在2017年以前,魏庄村村民们对黄芪的印象还停留在土黄色长条状的“杂草”上,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些地里的“杂草”能成为大伙脱贫致富的“法宝”。

    魏庄村是应县供销合作社的驻村扶贫点。应县县社扶贫工作队入驻后发现,魏庄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只种玉米不种植经济作物造成的。魏庄村地处恒山脚下,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短,土质湿润,种植黄芪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17年,在应县县社的支持和引导下,魏庄村成立了致富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流转农民土地开始试种黄芪,没想到这一试还真试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在供销合作社的精心培育下,第一年的试验种植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收获,一亩地的收入达到了玉米的2倍,这让大家惊喜不已,也调动起了村民种黄芪的积极性。接下来的2年,合作社积累经验、组织大家外出考察,提高黄芪种植水平。截至目前,魏庄村已种植黄芪600余亩,每亩可产700公斤黄芪,按照2018年黄芪市场价39元/公斤,亩产可收入27300元。

    每年9月下旬是黄芪的收获期,经过分拣、分选、晾晒、烘干等多项程序才能得到成品。药材加工过程虽要求严谨,但易于操作,劳动强度不大,妇女和老人皆可完成。为此,专业合作社在开展黄芪加工的同时,也为农村闲散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这上等的黄芪成品颜色微黄,根条粗壮,皮光而细腻,甜味足,药用价值相当大。”应县县社主任沈树恩拿出几根没有包装的黄芪介绍道,通过合作社加工后,黄芪会销往全国各大药材市场,它的经济效益将会成倍增长。

    从前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玉米,一年下来每亩地也只能收入几百元。如今,经过2年的黄芪种植,大家感受到黄芪的魅力,行情稳定,销路有保障,市场价格很好。在供销合作社的鼓励下,目前全村20户贫困户全都加入到合作社种植黄芪,分散的土地连成片,分散的农户抱成团,争取实现帮扶带动,互惠共赢。

    “如果不是供销社,我那几亩地现在都赚不了几个钱。自从种了黄芪,日子好过多了。”魏庄村贫困户乔月娥欣喜地说。前几年乔月娥的生活还停留在如何解决温饱问题上,孩子在外地打工,丈夫因病去世,63岁的她重活干不了,轻活没人要,干着急没办法。自从加入合作后,每年拿到的土地流转分红让她一下子有了生活的保障,“像我这样没有工作的人如同领了退休金一样,日子也有盼头了!”

    近年来,魏庄村按照“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努力做到规模化种植、品牌化开发,在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黄芪质量、产量上下功夫,争取让农民获得更大实惠,在增收致富路上大步向前。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