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9年7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产业活起来 农民富起来
贵州赤水市社深化改革取得成效

    近年来,贵州省赤水市供销合作社抢抓综合改革机遇,不断盘活存量资产,补齐短板。供销合作社阵地得以恢复,资产盘活了,业务拓宽了,牌子打响了,全市系统在农业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中“破茧成蝶”。

    赤水市供销合作社新建办公阵地,恢复重建“三位一体”新型基层社5个、综合服务平台3400余平方米,新建村级供销合作社2家,今年上半年共收购加工鲜竹笋40万斤,销售高山冷水鱼10万斤,入社的211户群众户均增收1万多元。通过基层体系建设,赤水市社逐步构建起市、镇、村一张网的组织体系、网络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了赤水市农业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进程。

    赤水市社通过招商合作、股份改制、承包转包等方式,逐步激活了供销合作社的竹基地、茶场、加油站等老旧资产,发展竹基地9000余亩;通过参股或控股,引进和发展企业12家,社属资产达上千万元。同时,制定《社有企业监督管理办法(暂行)》和《社有企业及参股控股企业财务监管制度(暂行)》,从制度上强化企业监督管理,企业的财务规范了,制度科学了,投资决策失误减少了,管理民主有效了,社有企业又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在发展农村金融方面,全市系统累计建设股金服务站点5个,发展社员1100多户,累计调剂股金1.8亿多元。推进赤水市银政“涉农惠农”贷款担保试点后,以供销合作社(财政)投入200万元担保资金撬动2000万元贷款资金,探索通过政府(供销社)、企业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形成“财政+供销+金融+产业”联动机制。通过互助金融服务,目前已有700余户农户(贫困户)、6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20多家农业企业从中受益,真正解决了群众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

    不仅如此,全市系统还累计开设农村电商站109个,开辟了东、中、西三条物流专线,搭建了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通过电商孕育孵化了“赤农邦”“赤货出山”2个赤水农产品公共品牌,打造了“赤水晒醋”“赤水虫茶”等20余款本地产品,在微信、淘宝分别开通了网上商城,每天物流单量约700单,每月交易额在300万元以上,当天邮件可达到乡、村电商服务站,有力助推了“赤货出山”。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系统38家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共流转土地6.64万亩,与红赤水、信天斛满堂等13家企业实现农企对接,与美嘉乐等5家超市实现“农超对接”,与赤水六中等63个学校实现农校对接。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和直供配送,农民在田间地头就可以把新鲜、优质农产品送到学校、机关食堂和居民的餐桌上。

    3年多来,赤水市社围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主线,不断夯实服务平台,激活生产和经营主体,调整和优化农特产业,畅通渠道,深化产销对接,千方百计让产业活起来、农民富起来,真正发挥了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

(孟锦群 罗林果)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