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7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浙江绍兴上虞区驿亭镇农合联:携手法庭开展“送法进山”活动


    本报讯 “钱多钱少无所谓,安全问题最头疼。”杨梅上市时正值梅雨及高温季节,而杨梅只能靠人工采摘,如何保障采摘人员的人身安全就成了大家心中放不下的石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驿亭镇农合联结合“三服务”开展“送法进山”暨杨梅专业合作社普法宣传活动,赢得群众一致点赞。

    上虞区驿亭镇曾是典型的农业乡镇,二都杨梅是该镇的优势产业,全镇已发展到近2万亩,可采摘面积有1万余亩。“以往农民只关心生产,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但在杨梅产业日益规模化的今天,杨梅生产经营主体的风险也在与日俱增。”驿亭镇农合联工作人员俞钦阳这样感叹。

    6月27日,上虞区驿亭镇农合联携手小越法庭等工作人员以“增强法制观念、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为主题,开展“送法进山”活动,通过发放法治宣传资料、现场解答法律咨询等,切实解决合作社实际困难和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2018年年底的一场雪,压垮了真山杨梅基地的20亩杨梅大棚,合作社直接经济损失就有上百万元,对此,农合联工作人员配合法官在仔细查阅大棚合同后就基地负责人的疑问进行一一解答,并详细介绍了相关起诉流程及起诉涉及的费用问题。

    如何保障杨梅采摘人员的人身安全?法官建议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在采摘园内显目的位置摆放安全标识及标语,加强园内的安全生产,做好游客和工人的安全教育,尽可能避免事故发生,有条件的可以购买相关保险等。对于农户关心的杨梅拖欠款问题,小越法庭庭长丁奕表示,遇到这类情况时,要记录好欠款人的基本信息,包括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欠款内容、本人签名等,并妥善保管,这样日后才能保障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此次活动不仅扎实贯彻了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三服务”活动的要求,也增强了农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防范化解农村稳定发展的潜在风险,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张炯华 俞钦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