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信用社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广西农信系统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行动,把初心使命变成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和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激发地方经济活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以占广西银行业22%左右的资金实力,发放了广西银行业66%的农户贷款、约50%的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99%以上的扶贫小额信贷以及60%以上的扶贫龙头企业贷款。
截至6月末,广西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达7430亿元,比年初新增540亿元,增长7.83%;各项贷款余额达5755亿元,比年初新增409亿元,增长7.67%,存款、贷款余额均排全区银行业第1位,多年来纳税总额居广西区直企业、金融同业第一,为全区经济发展和地方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服务“三农”的坚强后盾
充分发挥农村小额信贷的品牌优势。广西农信社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档案,优先对建档立卡的农户评级授信,提高农户贷款的满足度和覆盖面。结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化、规模化程度和信用环境,部分县级农信社提高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从3万元提高到5万元,部分县域提高到20万元至30万元。同时,广西农信社发挥农村小额信贷品牌效应,加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投放力度,推广“桂盛信祥卡”以及网上申贷业务,农户贷款的满足度和覆盖面不断提高。
实施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工程。广西农信社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信贷模式,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进程,支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联合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支持农民发展种植养殖业。
持续加大农业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广西农信社支持糖料蔗、水果、秋冬菜3个“1500万亩”生产基地建设,并做好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加大对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打造生态、高效、精品农业;持续推动“一村一品”发展,助力打造“美丽乡村”“生态乡村”。
民营小微企业的“好伙伴”
创新信贷品种,破解担保难题。广西农信社推出“金香蕉”“金老板”系列信用贷款产品,将“信用工程”创建延伸至民营小微企业,相继推出林权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使用权和汽车发动机合格证等30多个信贷产品,满足了民营小微企业多层次、多元化的信贷资金需求。
创新利率定价,降低融资成本。广西农信社针对不同民营和小微企业实行差别化贷款利率,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对存单质押、综合回报率高,制造业、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发展前景好、产品有市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企业负责人或股东资信状况良好的民营和小微企业,实行优惠利率。
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广西农信社对经济发展快、小微企业较集中的县域,成立小微企业贷款服务中心、金融超市、特色支行等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对经济发展较落后、小微企业分布分散的县域,设立服务专窗,为小微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团队;制定小微企业贷款限时办结管理办法,明确单笔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抵押贷款业务办理实现“468”目标,抵押贷款业务办理环节优化至4个,申贷材料精简至6项,办理时间压缩至8个工作日内。
“四跟四走”开展金融扶贫
广西农信社按照国家和广西自治区精准扶贫决策部署,以金融精准扶贫为主战场,全力以赴服务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勇当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为配合广西自治区新一轮扶贫开发,广西农信社支持金融扶贫“百千万”工程,出台扶贫重点县、片区县贷款增速以及农户贷款增速不低于全区贷款平均增速的“两个不低于”工作目标,对扶贫龙头企业给予“贷款期限优惠、贷款利率优惠、抵押担保优惠、贷款准入条件优惠”4项优惠政策,在当地银行业首创农民建房按揭贷款“安居贷”以及针对扶贫对象的“致富贷”。
广西农信社按照“贷款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工作思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多种担保方式,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截至5月末,54个贫困县所在地的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2385亿元,占广西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的41.75%,当地市场份额占比第一。
广西农信社加大对移民搬迁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农户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期限达3年,贷款额度可逐年递增,最高可贷100万元,并且在利率上实行优惠,对于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民贸民品贷款等,利率优惠幅度最高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