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重林
老班章人觉得茶好喝的主因是土壤。土壤优劣排序为:黑土、红土、沙土。他们说,好多茶地是沙土和黑土,红土少。黑土并非仅仅来源腐叶,在许多空旷之地(但不排除之前是树林)也是有很厚的黑土层。在新班章与班盆就没有红土层。在一块茶园里,不管是嫁接的,还是土培的,种出来的茶都趋同一个口感。在这里,我还发现已经消失的绑枝法,主要干预茶树向宽处长。
@老聂
喝茶不是表演,不在标榜。不在于身披一件宋服,装出一副道貌岸然,显出一脸神神秘秘,开口一串茶韵茶气,或者,腕缠一挂名贵佛珠,手摇一把名人折扇,嘴数一通易武班章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懂茶人,很可能是些混迹江湖的茶油子。
@终南茶阮
安徽祁门县出了一款“粽茶”,“粽茶”泡出来的茶汤,既有箬叶香,又有红茶香。箬叶作为天然滤网不仅可以过滤掉茶叶残渣,而且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这些清新脱俗的祁红“粽茶”,是不是心生好奇了呢?
@黑茶帝国
世界屋脊高寒缺氧,强辐射,居民生活必须摄入高脂肪、高糖类的食物以适应自然环境,藏茶成为分解油腻、调节人体新陈代谢、补充维生素的必需品。
高海拔地区不产茶,所以从内地贩茶到高原,川藏道成为藏族生存的补给线,藏茶也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