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6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 《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本报讯(记者 张 成)6月1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食品安全战略,进一步提升食用菌质量安全标准,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引导行业自律,打造“诚信食用菌”产业,中国食用菌协会在京举办构建食用菌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食用菌产业已经从“一家一户”“房前屋后”,发展到集约化、标准化生产,金针菇等品种已经实现了全产业链升级,可实行工厂化、智能化生产。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茂林介绍,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已经达到3712万吨,产值为2721亿元,年出口各类食(药)用菌产品过百万吨,从业人员近3000万。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一是可循环利用,可以变废为宝,食用菌的生产原料主要是棉、棉籽壳、稻秸、麦秸、油菜、玉米芯、玉米秸等农业废弃物,而且其采摘之后的菌料和菌糠等可作为饲料、燃料或肥料;二是生产地域广阔,产业可复制的特点明显。随着食用菌生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专用生产装备和设施不断完备,部分品种可实现短平快生产,生产的相对比较效益高。金针菇、双孢菇、杏鲍菇等可规模化、智能化和常年生产;三是市场空间巨大,食用菌具有营养、健康、安全、美味等特点,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成分含量突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倡议“一荤一素一菇”的营养健康膳食结构,适合人们现代生活方式,国内外市场及消费继续保持增长。

    此次《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填补了食用菌行业现有空白,同时也是行业急需的标准。该标准技术指标先进,还兼顾了食用菌术语及生产实际用语,完整定义了“工厂化生产”概念,规范了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厂房主要分区构成及名称,并对生产工艺中不同类别进行分类规范。该标准对营造食用菌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生产氛围,全面提升了食用菌产业管理水平和发展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发布会同时举办了构建食用菌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食用菌协会与钓鱼台食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构建食用菌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进行合作。中国食用菌协会将以此次合作为重要抓手,逐步构建食用菌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引导行业自律,打造“诚信食用菌”,为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