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播出了《福鼎白茶消费调查》相关视频。《茶周刊》根据节目解说词整理为文字,以飨读者。
白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白茶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影响白茶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年份,还有一个就是白茶的等级,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年茶青的收购价格。
白茶按照等级可以分为白毫银针、牡丹、贡眉、寿眉四个等级,等级越高的茶叶相对的价格就越高,同等级的白茶年份越久的价格就越高。
这几年白茶市场明显比以前火爆了许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白茶。
制作工艺颇有考究
除了紧压白茶和散装白茶之外,近些年很多白茶商家也推出了五克装的小饼白茶,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消费者的日常饮用。近几年随着大家对白茶认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主动到市场上来寻找品质高的白茶。
吴传惠,地地道道的福鼎本地人,在福鼎点头镇后井村的白茶基地,老吴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介绍说,鲜叶采摘回来,第一步就是萎凋了,萎凋时间必须要达到60个小时到72个小时。
吴传惠说:“看茶叶的水分,再加上判断天气的湿度,萎凋第一个环节,大体来说要做到15个小时,让水分去除情况下,跟后面要有比例,所以说每个环节,都是靠制茶师的经验来掌握。”
传统的白茶制作工艺主要是“靠天吃饭”。可是春茶季,却是福建的雨季。为了不耽误白茶的制作周期,这里的茶人还会采用LED光辅助太阳光进行萎凋,这种制作工艺叫做复合萎凋。
和传统的自然光萎凋相比,这种复合萎凋品质上稍微差一些,但是因为机器可以采用智能化控制,口感上可以做到标准化,而且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在多雨的季节,为了不让茶青变质,很多企业也会采用这种工艺制作白茶。
萎凋结束之后,下一步工艺就是烘焙。传统的烘焙工艺使用的是没有味道的木炭,在烘焙过程中木炭要烧到完全没有火星才行,而温度控制是最考究技艺的,这一步要求温度必须保持在45度左右。
仔细把握拼配比例
制作好的白茶一般要放置至少一年以后才可以出成品茶,有的客户则要求至少放三年之后再出。在福鼎的一家茶叶店里,销售人员介绍说,他们出的这个白茶属于独创的拼配茶,就是把不同年份的三种牡丹,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在一起。
销售人员介绍说,福鼎白茶现在的产量有限,一年的总产量才一万多吨,里面还包括不同的等级。而单款产品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话,三到五年以后,这款产品很可能就被市场消耗完了,五年、十年之后就可能没有办法喝到真正的老白茶。而他们这款产品是用了一百吨福鼎白茶最优质的白牡丹打造而成的单款产品,而且每年都会推出新的系列产品,无论是从口感上还是从产量上都进行了保证。
王传意是福鼎白茶传统工艺制茶大师,出生于制茶世家,师从父辈,致力于传统工艺白茶制作。王传意介绍说,拼配的方法在福鼎老一辈茶人里是早就有这么做的,但是不同年份同一品级的白茶进行拼配,在福鼎他是首创的。要想达到最佳的口感,首先原材料就必须精挑细选。
完成了拼配之后,制作紧压白茶的最后一步工序就是压饼。王传意介绍说,以前采用的是纯手工压饼,一个工人一天只能压两三百斤,现在采用了机器的方式,正常的话,一天可以压一万斤左右。
王传意说:“正常我们今天压,明天开始烘干,可能要花十来天,才能把它烘干、烘透。我们春茶从3月份到4月份,基本上在6月份、7月份以后才能上市。”
福鼎白茶市场现状
点头镇位于福鼎市的中部,优越的地理位置让这里形成了福鼎市最大的茶青交易市场。
每天下午3点左右到5点半,采了一天茶的茶农都赶到这里卖茶青。
按照采摘期来计算,每年3月15日左右到28日之间,基本上采下来的茶青都是制作白毫银针,28日到4月15日左右是制作牡丹,再之后采摘的鲜叶就是制作贡眉和寿眉了。
福鼎白茶经销商周瑞进介绍,“茶青的白毫银针,市场价一般是150元到180元,一斤。今年的价,高的有200多元一斤,再低可能130元一斤,140元 150元一斤都有,平均下来大概150元到180元一斤。牡丹是60元到80元一斤。”
周瑞进介绍说,今年茶青的价格跟去年比大概涨10%左右。因为原材料的上涨,干茶的价格也差不多涨了15%左右。
如何挑选福鼎白茶
都说福鼎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那么福鼎白茶应该如何挑选?
第一,看茶饼颜色。白茶饼,因为随着日光萎凋,复式萎凋,茶饼会出现绿中带红的颜色,这是正常现象。因为经过太阳萎凋,茶叶颜色没有均匀。
第二,看泡茶之后的汤色。正常白茶,茶汤是杏黄色的。
第三,闻气味。 白茶的气味闻着是清香的。如果闻起来像红茶一样,或者有火味,就是做旧茶。
第四,品尝味道。白茶的口感是微甜,甜有好几种,因为种植地不一样,口感也不一样。例如,管阳白茶的甜属于蔗糖的甜,太姥山白茶是属于白糖的甜。
(央 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