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供销合作社,是河南全省乃至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落后县级社的一个缩影。全县31个独立核算企业只有一家靠房租吃饭,其余企业名存实亡,12个基层社全部处于解散状态;资金入不敷出,养老保险没钱缴,员工有劳无酬,全县4775名干部职工几乎全员下岗……
面对改革发展难题,信阳市社从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出发,带领光山县社认真研究谋划,开展农村环卫一体化工作试点,为供销合作社系统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二次创业”探索出有益路径,得到了当地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从队伍、设施、机制、规范入手
原来的全县农村环卫工作无人想干,环境十分脏乱差。由供销合作社主导全县农村环卫一体化,一开始就引发不少质疑,怕供销合作社干不好,怕刚刚“平静”的供销合作社再发生信访“内乱”。信阳市社、光山县社向当地党委、政府主动汇报,阐释供销合作社的优势所在。一是有机构。光山县社虽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整体建制健全,机构健全,而且具有体制性的“合作”特质。二是有网络。光山县社下辖19个基层社40个基层网点,覆盖全县各个乡镇,经营服务网点延伸到村、村民组,无需“另起炉灶”。三是有激情。县社新一届班子强力推动综合改革,点燃了全县系统干部职工创业激情,热情正高,干劲正足。四是有人脉。供销合作社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服务“三农”为己任,60多年来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受农民信赖,接地气,有人脉,受欢迎。
通过积极争取,光山县政府专门发文授权供销合作社主导全县农村环卫一体化工作,负责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运营、监督管理、绩效考核,并成立光山县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县委专职副书记任副组长。光山县社承接该项工作以来,着力做了4项工作。
建队伍。签约引进保洁公司,按照服务覆盖人口3‰的比例,优先从农村贫困户、供销合作社下岗职工中招聘保洁员2292名。其中,农村贫困户为600名,13名基层社主任兼任环卫项目部主管,200多名供销合作社下岗职工进入朗洁公司从事管理和保洁工作,对全县各乡镇、村、村民组实行服务全覆盖。
建设施。对接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发挥乡镇主体责任。利用乡镇闲置的乡镇计生办、敬老院、学校等,建立19个项目部,让环卫工作有了“家”;由乡镇负责提供垃圾临时堆放点,保障施工环境,加快工作进度。先后建设垃圾分类亭1270个、垃圾深埋桶282个、投放垃圾桶49325个,日投入各式清扫保洁车1833余辆,9个垃圾压缩中转站、18个阳光堆肥房正加快建设。
建机制。建立监管机制,对保洁公司投入车辆、人员和清理垃圾量统计核查;定期对全县农村环卫工作现场核查督导,立查立改,并将“违规”垃圾拍照留存,作为年终考核依据。建立考核机制,出台了《光山县农村环卫一体化企业使用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参与保洁管理暂行办法》;对保洁公司使用项目资金,由供销合作社考核签字后拨付。
建规范。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四个步骤”,紧扣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四个环节”,达到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完善的监管制度的“五有”标准。让专业公司干专业事,规范运作。
初见成效“三丰收”
光山县农村环卫一体化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乡村美了。保洁公司进驻全县23个乡镇(街道),迅速打响一场陈年垃圾歼灭战:从房前屋后、塘湖堰坝清理垃圾5.8万吨,彻底解决了垃圾围村、填塘、阻路的难题。同时,规范工作流程,实行常态化保洁。道路清洁了、村庄美丽了、环境和谐了,而统一着装的保洁员、美观整齐的垃圾分类亭,也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干群乐了。一些乡镇负责人对前来对接工作的供销合作社主任说,你们来了,我们减少了30多万元的投入,减轻1/3的工作量。在保洁员队伍里有6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平均月工资900元,全年收入10800元,按全家3口人计算,人均年收入为3600元,高于2018年光山县脱贫人均年收入3400元标准,可实现全家脱贫。十里镇的一位农村老大娘午休起床后,看到一群穿着统一服装的环卫工人,在她房前屋后打扫卫生,激动地说:“共产党真好,供销合作社又回来了。”每一个环卫项目部都挂满了村“两委”和群众送来的锦旗。
供销合作社活了。光山县社在主导全县农村环卫一体化工作后,一些下岗职工重新上岗、二次创业;一些要上岗、要工资的“老信访”、复退转军人实现了安居乐业。光山县社与环卫一体化工作相融合,通过统一装修、统一办公设备、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标识的“四统一”模式,恢复重建基层社13家。
融入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光山县社主导全县农村环卫一体化工作,激活了供销合作社各项服务功能,重新走进人们的视线和生活,在“三农”沃土上生根开花。
光山县系统已在槐店等4个乡镇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实行垃圾“二次四分法”,即由农户将垃圾分成“能烂”和“不能烂”的;保洁员再把 “不能烂的”分成“能卖钱”和“不能卖钱”的。“能烂的”经过阳光堆肥房沤制肥料,“不能烂”能卖钱的卖给县社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不能烂”不能卖钱的送去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由“废品买卖型”向“环境服务型”转型升级。目前,垃圾分类试点效果很好,光山县社计划到今年底再选取30个村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光山县社成立“光山县供销振兴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在县城设分拣中心、乡镇设回收站、村组设回收点,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规模化、规范化和公益性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把垃圾分类出的可回收垃圾变废为宝,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利用县政府划拨给县社的“光山洁净”10余亩空房空地,筹建光山县社为农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光山县农村土地流转整治工作,以仙居乡为试点,利用“万亩油菜”打造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旅游产业,提升土地效益最大化。
光山县政府发文授权县社作为全县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实施机构,具体负责项目前期工作、项目推进、综合协调、建设管理、运营监管等,项目总投资7.25亿元。项目可研已获批复,正抓紧编制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
新时代呼唤供销合作社新作为、新突破。光山县社以参与农村环卫一体化为契机,激活全局,有为、有位、有尊严,再次擦亮供销合作社的金字招牌,为服务乡村振兴真正作出应有的贡献。
(河南省信阳市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