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5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王自云的“小银行”
——河南汝州农商银行金融助农服务侧记
□ 樊创佳

    为了让金融服务向民生覆盖,让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河南汝州农商银行在区域化金融市场上积极探索,精耕细作。

    149台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98台ATM等自助设备、1148台POS机具存量……一串串数字表明,该行正以实际行动深耕普惠金融道路,积极推动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大力加强电子渠道建设,实现金融服务“村村通”。

    架起“金融桥”

    “你要来看我啊,好好,来了我带你去‘银行’取钱,你肯定没去过……”接到妹妹的电话,汝州市蟒川镇蟒川村年过八旬的赵奶奶非常开心,忍不住要将自己的新体验与妹妹分享。

    赵奶奶口中的“银行”是村民王自云家里的金融助农点。自从学会了存取款,她经常与老姐妹一起去办业务。

    近几年,随着金融服务进村工程的不断开展,汝州农商银行在全辖乡村布设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小额存取款、转账汇款、口头挂失、卡内定期转存、跨行取款等便民金融服务。

    去年初,经过综合考察,王自云家的小超市被选择设立为金融助农点。

    从小超市到挂牌农商银行,从地道农民到“助农点负责人”,再到“金融知识通”…… 一年多时间里,王自云的身份发生了华丽转变,家庭超市架起了群众与汝州农商银行连接的“金融桥”。

    拉近乡亲情

    一张银行卡、一部机器,就是一个助农取款服务点。配套的金融宣传架、助农点制度规则展板、各类金融知识宣传册一应俱全,前来办理业务的村民络绎不绝,俨然一个小银行。

    几天前,熟睡中的王自云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实在不好意思,你大爷突然生病得送去医院,折子上有钱,只有你这里能取……”王自云刚打开门,刘叔慌张地解释道。闻听来意,王自云即刻开机、登录、打票……他将数好的2000元钱递给刘叔,此时时针已过零点。

    张姐取出在外务工丈夫的汇款,高兴地盘算着娃子的学费、庄稼施肥钱;王二伯领完养老金直接买走一袋饺子给老伴带回家;甚至有邻村孤寡老人来取低保补助,他为其盛的那碗热面条……是这个小小的金融助农点,让他和乡亲们的心更近,情更浓了。

    忙的时候,甚至吃不到按时饭,睡不下及时觉。尽管给一家人的生活带来些许不便,可王自云深刻感受到金融服务点的诸多便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办理取款、转账等基础金融业务,再也不用东奔西走,来回颠簸数里去镇上甚至市区领取补助款。

    实现“村村通”

    针对金融助农点的业务管理,汝州农商银行实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模式,采取不定期对服务点跟踪和巡检方式,加强日常监督指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建立健全定期督查制度,切实抓好助农服务点建设专项督查,规范服务点硬件设施,强力推进银行卡助农服务规范提质,努力做到服务点设立一个,规范一个。

    通过系统培训与实际操作学习,各助农点负责人不仅能够娴熟准确地办理业务,还对防范电信诈骗、打击非法集资、贷款产品种类以及农商行基本业务知识有了较深了解。他们经常向村民普及反洗钱、防假币等金融知识,提醒大家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成了名副其实的“银行人”。

    “自从安了这个机器,家里可热闹了,乡里乡亲关系更近了。给百姓干点好事儿,家里小生意竟然也变好了,咱农商行这政策真是不赖!”说到金融助农点经营,王自云干劲十足。

    “厚积,不扰天地;蕴蓄,只为生机。”汝州农商银行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主动性,在创新中求突破,在奋斗中求发展,持续提升网点建设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新阵地、新高地,做新时代老百姓的“家庭银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