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5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马来西亚:消费增加 潜力巨大


    作者:刘俊光,广汇丰茶行第四代掌舵人之一。2002年加入马来西亚茶业商会中央理事会,2012年出任会长,策划举办了“马来西亚国际茶与咖啡博览会”、“马来西亚茶业商会茶叶杯拉茶比赛”等活动,并创办马来西亚茶业商会会刊《茶事茶味》等,为茶业界贡献了一份股肱之力。 

    马来西亚既是茶叶生产国,又是一个有着浓厚茶叶情结的消费国。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核心地带,总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一年四季温暖宜人,且拥有1.3亿年历史的雨林,这为茶叶的生产创造了先天优势。

    马来西亚茶叶的起源

    早在公元15世纪,郑和下西洋时就已经把茶叶带到马来西亚,同时,也带到了非洲、澳洲和南美。从那时起,茶文化就已经出现在海峡移民、马六甲岛的居民以及槟榔屿和整个马来半岛和婆罗洲当中了。在马来西亚半岛北部的考古遗址中也发现了公元8世纪与茶叶有关的文物,有消息表明这些文物是由佛教僧侣或中国商人从中国带到印度和其他地方的。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红茶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茶品,在马来西亚也是如此。据估计,马来西亚目前消费的茶中,80%以上是红茶,而中国茶和其他茶的消费量则不到总消费量的20%。

    自19世纪大批中国移民涌入马来西亚以来,中国人在马来西亚消费的中国茶的类型大多为:客家人喝绿茶,福建人喝乌龙茶,广东人喝六堡黑茶。而如今,偏爱新鲜事物的年轻一代对各种类型的风味茶产生了不小的兴趣,其便捷的品饮方式及健康的产品理念吸引了一大拨消费者的眼球。

    马来西亚产的大多数茶都是阿萨姆茶。19世纪到20世纪期间,马来西亚各地零星种植了小规模的茶树。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在卡梅伦高地(Cameron Highlands)记录了大规模的茶树种植。马来西亚过去有许多茶园:蓝谷茶园、贡恩埃马斯茶园、古思里茶园、吴大吉茶庄等等。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茶园都已经停止运营,其中劳动力问题占据了重要因素。

    茶叶市场现状

    马来西亚的茶叶出口量很小,仅每年从三个主要茶园即Boh茶园、Bharat茶园、Sabah茶园生产约3600吨的红茶。

    但马来西亚的茶叶消费量在近年显著增加,目前年消费量为2.9万吨(2017年),而2007年仅为1.8万吨。人均消费量稳定在910克左右。为满足市场需求,马来西亚从印度尼西亚、越南、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巴布亚新几内亚、肯尼亚、马拉维、坦桑尼亚、莫桑比克、阿根廷、厄瓜多尔等主要产茶国进口茶叶。东盟和中国的茶叶进口关税从1997年的20%降至0%,而来自其他国家的茶叶进口关税为5%,这为马来西亚的茶叶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

    茶叶市场展望

    马来西亚有着深厚的饮茶情结。在马来西亚,任何时间都可以是喝茶的时间,早餐、早茶、午餐、下午茶、晚餐,简直无时不茶、无处不茶。从最便宜的印度穆斯林小摊,到高端购物中心,24小时的茶摊屡见不鲜。

    马来西亚人喜欢塔里克茶。塔里克备茶过程已经演变成了一种“街头表演”,茶艺大师随着音乐的节奏来准备,甚至到了使用编舞特技来展示茶文化的程度。因此,成立于1956年的马来西亚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商业协会:马来西亚茶叶商会组织了2014年、2015年和2018年塔里克Piala-ttam比赛,旨在为最受欢迎的国家饮料塔里克茶进行宣传,并加强马来西亚独特的塔里克文化遗产。马来西亚茶叶商会还在吉隆坡举办了2014年和2017年马来西亚国际茶和咖啡博览会。

    自英属马来西亚时代以来,英式下午茶在马来西亚一直很受欢迎,如今仍然是一种流行趋势,尽管有很多变种,酒店和自助餐厅仍然广泛供应。然而人们对“茶”本身的关注和了解却非常欠缺,随着人们对健康茶饮理念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茶的认知,提高马来西亚茶叶市场的健康意识已经十分必要了。

    在所有的茶叶品种中,马来西亚人对中国茶的消费相对较少。马来西亚常见的中国茶包括茉莉花茶、普洱茶、六堡黑茶、乌龙茶(铁观音、许水仙)等。中国茶叶在马来西亚茶叶市场还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和提升潜力。

    与中国过去几年的“一带一路”倡议相呼应,中国茶叶的最新发展令人鼓舞。我们看到中国领先的茶叶公司在国内大型城市以及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投资现代茶馆和茶吧,展现世界各地的茶叶品种,甚至能够做到与席卷世界非酒精饮料市场的竞争对手——咖啡齐头并进。毫无疑问,这确实是将消费者从饮用咖啡因含量相对较高的咖啡、甜可可、甜麦芽饮料和巧克力饮料转变为饮茶的好举措。

    日本的煎茶、玄米茶和抹茶是流行的日本茶类型。一些知名的日本品牌茶很容易在便利店中买到,且日本便利店遍布马来西亚。这为马来西亚地区的日本茶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有利条件。马来西亚也有韩国茶,但仍十分小众。

    甜菊茶、水果茶、植物茶、草药茶等新品种在马来西亚愈来愈受青睐,人们普遍认为其有助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和血压。换言之,马来西亚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从而更多地了解茶叶的种类及功效,促使人们增加了对茶叶的需求量。

    近年来,马来西亚的即食茶(RTD)消费量创下两位数的增长,以绿茶为基底的即食茶表现最为抢眼。这主要是年轻一代对健康、低糖饮料的需求上升和注重健康的消费群体不断壮大的结果。

    随着消费者对饮茶健康益处的了解增多,马来西亚对茶品的需求也将继续增长。其实,马来西亚的茶叶消费量实际上已经出现了明显增加,2017年年消费量约为2.9万吨,人均消费量为910克,位居世界第14位。

    马来西亚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对茶叶种植来说十分理想,但劳工问题不是短期就能轻松解决的。在理想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茶叶仓储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重要商业因素。马来西亚现有的茶饮厂商将继续推出新品种茶饮,鼓励消费者饮用更多的茶品。国内即饮茶市场表现良好,因即饮茶相比其他种类的软饮来说更为健康,已经成为多数消费者的饮料替代品。

    随着马来西亚全年开放茶业旅游、茶交易会和茶叶博览会,马来西亚的茶叶市场在过去几十年来变得更加繁荣。如今也是时候考虑改善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意识,甚至打造市场潮流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