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5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云南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石

□ 郭希宏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创新创业的探索者,是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者,是农村生产生活变革的示范者,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先行者,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带动农民增收、盘活农村经济的必要条件。云南省祥云县领办和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工商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132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7个、省级示范社27个、州级示范社22个。

    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农民,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务农劳动力数量大幅减少,“老龄化、低文化”现象普遍。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一批高素质的青年农民务农创业,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匮乏造成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现实难题。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返乡下乡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成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骨干,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工商资本,催生现代农业新业态,促进人才回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推动农民由身份向职业转变,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增收渠道,让农民致富“不离乡”。一是规模生产,承租大量土地,农户将闲置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获得租金收益。二是充分发挥链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作用,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户根据合作社收购计划进行种植养殖,稳定销路。合作社建设种植养殖基地,把种羊、蔬菜种子等分发给农户,产品成熟后合作社按照市场价集中进行收购。利益联结,农户降低了种植、养殖风险,提高了效益,合作社解决了资金和土地问题,扩大了生产规模。三是吸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日平均用工、季节性用工等,增加就业岗位。吸收农户入股,每年分红,开辟带动农户创收增收的新途径,解决农民打工离乡、致富无门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带活农村经济。一是立足资源优势,突出祥云特色,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推动产业融合,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精深加工专业化,产品营销品牌化,市场销路多元化。二是建设农产品服务基地,推动高原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打造农庄等“多功能农场”,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周边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关联产业的发展。扶持壮大云南红梨、冬桃、中草药等新兴产业,推进畜禽规模化、企业化养殖,农产品精深化加工、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三是吸收社会资本,带动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向农村,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乡村振兴需要动员村民齐出力,也需要培养一批懂得农业新技术、能力突出的“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技术、智力支持,不断激发农村工作活力。发展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形势下的祥云农村发展极具现实意义,要坚持“典型引路”的方针,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目前,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特色蔬菜瓜果、烤烟、蚕桑、中草药、食用菌种植,以及猪、鸡、牛、羊、驴、獭兔等养殖业,逐步形成“建一个合作社,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活一片经济”的局面。

(作者系云南省祥云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主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