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农商银行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让我可以安心在大学好好学习,不用为了生计发愁,也不用担心压在父母肩上的重担,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农商银行……”江西省遂川县贫困学子刘光彬激动地说。因其母亲身体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靠父亲一人打零工艰难支撑,当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让全家犯了愁。正当全家愁眉紧锁之时,刘光彬看到了关于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宣传资料。于是,他从村里和乡里开出证明,到县教育局资助中心填了贷款申请,在遂川农商银行顺利获得助学贷款。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将助学贷款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举措以及服务贫困群体发展的重要手段,把助学贷款和精准扶贫工作好事办好、实事抓实,不断加大教育扶贫支持力度,通过“四个强化”助力寒门学子圆梦大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强化政策宣传,打通助学贷款宣传推广通道。全省农商银行多角度宣传生源地助学贷款优惠政策、申贷条件和办理流程,在营业网点设立咨询专窗,现场答疑;通过“金融知识进校园”“征信知识宣讲会”“防范非法集资”“四扫宣传”“消保宣传”等宣讲活动,将助学贷款服务与金融知识普及、诚信教育等相结合,讲解违反信用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恶性循环,增强广大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的信用意识,提高其还款警觉。
强化沟通协调,全力做好助学贷款服务工作。全省各承贷农商银行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会同当地资助中心,采取联合现场办公、增设受理窗口、增加办理人员、开设绿色通道、简化认定和续贷流程、建立应急机制等措施,加强与教育、财政、税务等部门沟通对接,争取政策支持,为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服务创新,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社会责任。全省农商银行加强助学贷款衍生服务创新,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e百福”等互联网申贷平台,为贫困大学生实现足不出户即可申请、查询助学贷款的高效便捷。同时,全省农商银行以推进服务创新为切入点,主动对接有发展生产资金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时为学生家庭办理扶贫小额信贷,在发放助学贷款解决学费的同时,帮助贫困家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既给贫困家庭“输血”,又培养其“造血”能力,通过“输血、造血联动”帮助贫困家庭实现脱贫致富。
强化社会责任,建立金融精准扶贫公益体系。江西省农商银行成立了全省首家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百福慈善基金会,每年以基金投资收益扶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战略举措的有力实践。2018年,“百福慈善基金会”帮困助学不停歇,继续开展“农商银行·助你圆梦”公益助学活动,向省慈善总会捐赠了慈善助学金1060万元,用于资助省内1000名高考分数达到一本线以上家庭困难大学生和1000名家庭困难的中职学生,向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捐赠120万元项目捐赠款,用于援建12所“儿童成长数字图书馆”,帮助受助学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教学环境,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大行的责任与担当,也是爱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大爱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