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山东省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也是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山东省农商银行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贫工作要求,坚守“面向‘三农’、面向小微企业、面向社区家庭”的市场定位,狠抓精准扶贫落实,持续加大贷款投放,有效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3月末,全省农商银行实体贷款余额11200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1.8%;涉农贷款余额7263亿元,占各项贷款的59.5%;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88亿元,其中,新增扶贫小额信贷20亿元,占全省银行机构的85.6%。
聚焦扶贫目标,明确精准扶贫任务。为指导全省农商银行扎实有序开展2019年金融扶贫工作,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研究印发了《山东省农村商业银行2019年金融扶贫工作要点》《金融助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全省农商银行金融扶贫的目标任务,为全省农商银行金融扶贫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山东省联社建立了完善的督导机制,围绕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对全省农商银行金融扶贫工作进行不定期调度和督导,将金融扶贫工作成效纳入对各农商银行党委的年度履职评价,并把金融扶贫作为普惠金融建设的重要内容,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形成上下联动、激励约束的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聚焦重点区域,持续加大扶贫力度。一是全力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对深度贫困地区实行信贷倾斜政策,全省农商银行合理调配信贷资源,信贷资金优先满足重点区域金融需求,对“4个2”重点贫困地区进行重点支持。截至3月末,全省农商银行累计向深度贫困地区发放贷款5.86万笔、金额109亿元,支持26万人增收就业。二是扎实开展与贫困户深度对接。全省农商银行深入开展“三个一”活动——组织一次扶贫调研、组织一次走访慰问、组织一次扶贫政策宣讲,切实提高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加大黄河滩区迁建支持力度。全省农商银行紧盯金融助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目标,对外迁安置、就地就近驻村台、筑堤保护、旧村台改造提升、临时道路改造提升等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农民住房搬迁和黄河湿地特色旅游发展等,确保信贷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截至3月末,全省农商银行发放支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贷款5.1亿元。
聚焦产业带动,助力贫困户就业增收。一是大力支持产业项目。全省农商银行主动对接当地产业扶贫规划,支持扶贫地区原材料生产基地、集散基地、物流中心、电商聚集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示范基地,通过扩大信贷投放,实施利率优惠,大力支持扶贫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特色手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截至3月末,全省农商银行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贷款9223笔141亿元,实现了产业带动脱贫。二是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省农商银行大力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更多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持续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三是大力开展协同合作扶贫。为解决贫困户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全省农商银行积极推动与省农担公司、人保和财险等保险公司合作,广泛开展“政银保”业务,用好政府风险补偿资金,健全风险分担机制。截至3月末,全省农商银行发放省农担担保贷款17亿元,“政银保”贷款1.63亿元。
创新信贷产品,有效满足精准扶贫需求。全省农商银行立足当地发展特色,大力推广“扶贫小额贷款”“富民生产贷”“产业扶贫贷”“创业扶贫担保贷款”等扶贫信贷产品。针对农家乐、采摘园等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全省农商银行推出了“乡村旅游贷”;针对农民种植大棚脱贫致富,全省农商银行推出了“大棚贷”;针对农业机械化推广,全省农商银行推出了“农业机械推广贷”;针对农村家庭,全省农商银行推出了“小额信用贷款(信e贷)”“家庭亲情贷”等贷款品种,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目前,全省农商银行推出精准扶贫信贷产品30余种。
“融资”和“融智”结合,帮助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一是选派驻村金融干部。农民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全省农商银行依托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选派一批懂金融、亲农村、爱农民的挂职村主任助理,尤其选派一批支行行长、客户经理等到贫困地区挂职服务,提高扶贫地区信贷服务水平,让金融服务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真正融在一起。目前,全省农商银行系统挂职村庄(社区)副主任或主任助理2307人。二是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集中创评活动,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全省农商银行采取丰富精准建档、信用评定、整村授信的服务模式,深入开展“遍访扶贫对象行动”,全面摸底建档立卡贫困户,收集整理信息资料,有的放矢开展工作。截至3月末,全省农商银行采集信息119万户。三是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建设。全省农商银行系统以全面开展“行业规范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打击逃废债以及各类产品营销等,让农商银行真正成为老百姓的“金融管家”。截至3月末,全省农商银行开展进村信贷扶贫宣传500多场次,开设金融知识讲堂、金融夜校200多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