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霞:
以价值传播为核心,以行业培训、舆情管理为两翼, 打造全新农金传媒产业链
中华合作时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冷霞在致辞中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改革开放开启新征程的一年。农村金融机构迎来了全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到2018年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2239家,约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机构的48.8%,营业网点7.9万个,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95.99%;发放涉农贷款余额9.6万亿元,同比增长7.3%;新增小微企业贷款8537亿元,增速高出银行业平均近2个百分点;共发放扶贫小额贷款余额1660亿元,同比增长18.7%,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新闻宣传工作如何跟上新时代的要求,实现新突破?如何让新闻宣传、品牌建设与经营管理、业务创新高度融合、相互推动,真正成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些问题,对农村金融从业者而言,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中华合作时报》作为一家服务“三农”的行业媒体,长期关注报道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始终在为全国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社系统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而不懈地努力着。未来,“以‘价值传播’为核心,以‘行业培训’‘舆情管理’为两翼,打造全新的农金传媒产业链。”是我们的不懈追求与目标。
赖淮明:
融合应用新媒体传播渠道 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办公室主任赖淮明介绍说,在独具魅力的八闽大地上,福建农信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代代传承“红色农信”基因,成长为全省金融机构的重要力量,成长为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的主力军。进入新时代,福建农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行动指南,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聚焦党的建设,更有成效地强化引领、从严治党;聚焦夯实根基,更有活力地增户扩面、增强实力;聚焦回归本源,更有勇气地坚定宗旨、做优资产;聚焦错位发展,更有特色地转型升级、提质发展;聚焦合规经营,更有力度地防控风险、稳健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升级版福建农信。截至4月末,福建农信资产总额突破850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6700多亿元,人民币存款保持全省银行业首位,各项贷款余额超4000亿元,支农、支小、扶贫、扶绿等17项服务乡村振兴指标位居全省银行业第一。
赖淮明提出,在我国进入全媒体时代,农金机构融合应用新媒体传播渠道,持续加强农信品牌形象宣传、扩大社会影响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准确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科学有效应对负面网络舆情、防控声誉风险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还需要在新媒体营销和舆情管理方面加强学习、持续发力、全面提升。
谢滨侨:
“舆情管理与新媒体营销”是农商行转型发展重要课题
厦门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谢滨侨在致辞中介绍说,作为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绿色金融主力军,厦门农商银行连续11年顺利完成小微信贷投放的监管指标,连续7年被评为“厦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优秀机构”,并保持涉农贷款持续增长。作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农村金融转型创新的先行者和排头兵,该行主体信用等级AA+,评级展望为稳定,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1000家大银行榜单中排名第632位;在年初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评价蓝皮书》中,在全国城区农商行综合排名第15位。截至2018年底,该行总资产达1312.43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861.38亿元。
他提出,“舆情管理与新媒体营销”,是处于转型发展期的农商银行应高度重视的课题。在舆情管理方面,厦门农商银行除了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和舆情处置机制,通过专业舆情培训学习,提高舆情应对能力,更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把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文化作为舆情管理和赢得声誉资本的前提。该行已成立数字金融部,发力零售银行互联网数字化金融服务。下一步,该行的产品和服务将与互联网新媒体有更多深度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