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中,坚决打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是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之一,也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极为关键的一年。今年,脱贫攻坚战的目标是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左右,实现30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基本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任务,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近年来,供销合作社系统行业协会也在积极发挥职能,通过各种途径在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科教扶贫等方面不遗余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从本期起,我们将视线对准系统行业协会,看看他们是如何助力脱贫攻坚的。
我国是果品生产大国,也是果品消费大国。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自成立之日起,20多年来一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行业、为会员、为果农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以促进果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其中,精准扶贫助农增收是中国果品流通协会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协会围绕产销对接、精准扶贫、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争当产业扶贫先锋
2017年11月3日,第三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全国果业扶贫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当天,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以及全国各区域性骨干果品批发市场、果品连锁企业、果品电商,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果业扶贫联盟。
“发起成立中国果业扶贫联盟,就是要把产业扶贫与消费扶贫、贫困人口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发挥果品产业在扶贫攻坚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动员和凝集全行业力量广泛、深度参与果业扶贫,提高果品行业在全国扶贫开发中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会长鲁芳校如是说,“我们将以强大的采购需求助推贫困地区果品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助推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迈上产业扶贫之路,帮助他们通过发展果品产业致富增收。”
联盟的主要任务是畅通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建立联盟果品准入标准、构建联盟质量追溯平台、打造联盟产品公共品牌,助推有果业资源基础的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产业脱贫。会上发出了《果品行业龙头企业推进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倡议书》,鼓励支持联盟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扶贫公益基金和开展扶贫公益信托。
一家企业、一个农批市场的力量不大,但是集结起来,合力就惊人了。曾成功将贫困县山西隰县“玉露香梨”推向湖南老百姓家中的湖南红星大市场就是联盟成员之一。市场总经理胡超表示,如果果品批发市场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发力,那么扶贫的效率会更高、范围会更大,还能趟出一条果业扶贫的好路子。于是,中国果业扶贫联盟应运而生。“成立扶贫联盟,可以整合现有批发市场强大的采购需求,为社会、为民生做些实事。”胡超表示,扶贫联盟不仅能在贫困地区产品出现销售困难时伸出援手,还可以用联盟的准入标准助推农业生产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保障大众的食品安全。
2018年10月,中国果业扶贫联盟秘书长周健在2018扶贫日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论坛上表示,联盟成立一年来,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各自的平台优势,创新果业扶贫的方式方法,在扶贫攻坚中作出了有益探索,在畅通产品销售渠道、深入开展产销对接、探索果业扶贫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与此同时,协会还与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牵头,于2018年4月组织中国果业扶贫联盟单位代表13人赴新疆南疆地区,就果业扶贫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考察了南疆核桃、大枣及各类水果种植、加工、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情况,以及产业、金融等相关政策等,为畅通果品流通渠道、推进果业转型升级,论证实施果业扶贫的可行性、必要性打下了基础。
搭建产销对接平台
在我国,果业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蔬菜的第三大产业,全国60%以上的贫困县都有果品产业基础。畅通销售通道、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对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效果明显。近年来,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多次举办大会,围绕樱桃、苹果、火龙果、猕猴桃等品种搭建平台。“我们的会员包括从事果品生产、流通、加工、储藏的企业、果品专业合作社、地方协会、科研教学单位以及为果品产业服务的相关企业等。在会上,大家可以交流探讨、签约洽谈,共同为果业进步发力。”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磊说。
2018年9月28日,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与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全国果业扶贫大会暨贫困地区果品产销对接会。鲁芳校在大会上致辞,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扶贫重点要在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上拿出管用措施”的指示精神,利用果业的特色优势、产业规模,立足产业扶贫、品牌扶贫,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销对接为切入点,积极搭建产销平台,确保果农增收致富,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大会安排了果业扶贫先进单位经验交流及典型案例分享,设置了新疆南疆地区四地州果业专场推介以及其他贫困县果品推介,并举行了产销对接签约和“百果百县”扶贫行动落地签约,共计签署合作协议20份。
在会上,百果园被评为2018年全国果业精准扶贫功勋企业。百果园集团扶贫办秘书长、北京优果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鲁金龙告诉记者,在上游,百果园联合优果联组建近200人的的种植技术研发团队,以实现精准脱贫为目标,帮助贫困农户种植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并充分发挥供种供苗、技术、金融、销售、品牌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在下游,百果园3700多家水果专营连锁店,遍布全国70多个城市,帮助果农的水果卖出好价钱。数据显示,2015年-2018年4年来,百果园扶贫足迹遍布17个省区,至少把190款贫困县水果销往全国,销售额达21亿元。“百果园还启动了‘百果百县’扶贫战略,计划用5年时间,深入帮扶100个国家级贫困县,将既有品类品牌计划优先落地于贫困县。同时,通过结合政策、资本、技术、渠道等手段,‘定向采购+水果民族品牌打造’方式,助力贫困县脱贫升级,达到‘授鱼也授渔’的双重目的。”鲁金龙说。
除了组织和举办果品展销会、博览会、产销对接、品牌营销等大型会议,协会还倡议会员单位畅通扶贫产品销售渠道,比如在批发市场设专场、连锁超市设专柜,电子商务平台开辟专栏,广泛宣传、推销扶贫产品,对贫困地区果品降低收费标准或免费促销。“通过产销对接、品牌营销、设立专柜等措施,扩大贫困地区果品销售,让扶贫产品卖得出并卖出好价格,确保果农增收。”陈磊说。
今年1月31日,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又发出《关于加强柑橘产销对接努力开拓市场巩固精准扶贫成果的倡议》,针对砂糖橘、椪柑、沃柑等晚熟柑橘大量上市,部分柑橘主产区出现积压、滞销、卖难等现象,倡议全行业积极加强产销对接,努力开拓市场,保障果农收入,巩固精准扶贫成果。
为做好服务工作,协会倡议各地批发市场要对柑橘进入市场交易开绿灯,适当降低收费或免收服务费;综合超市和果品专业超市要加强基地直采,设立销售专柜,并适当降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超市的标准和条件;主产区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加强营销工作,为当地企业、果农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陈磊告诉记者,2019年协会正在筹划“贫困地区果品产销对接全国行”活动,这个活动将贯穿全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大力促进果品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做大做强做优果品产业,帮助果农增收致富,助力扶贫脱困,推动行业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陈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