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
4月10日,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助民蔬菜研究所等6家育苗所的辣椒育苗棚内,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配料、点籽、盖盘,画出了一幅热闹有序的“春耕图”,好一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近年来,屯留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探索绿色有机、规模带动的农业升级之路。屯留区供销合作社12个基层社与省盐业集团联合发展,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助力发展万亩辣椒种植作为促进农业调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
“以前我们大多种玉米,玉米价格一降,除去成本就挣不了什么钱。现在不仅有尖椒订单种植,让我们不愁销路,而且每亩地700元的流转费用再加上去基地打工的钱比以前高了3倍!”常西村村民李立民朴实的话语透露出了屯留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可喜变化。
从过去的玉米之乡到如今的万亩尖椒,这转变是因何而起呢?
据了解,作为山西省社直属社有企业,山西省盐业集团近年来把经营服务的触角伸向县域优质高效的涉农企业,这与屯留区政府聚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路径一拍即合。经调研决定发展辣椒种植业,生产技术和产品订单由与省盐业集团有着多年密切业务关系的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通过省盐业集团主动联络和穿针引线,在政府、盐业、云图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万亩尖椒基地项目,也成为第八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项目引进门,关键在落实。屯留区供销合作社联合12个乡镇、28个专业社、2个农业公司、90个行政村发展辣椒种植基地1.5万亩,带动2387户3000余名村民增收,帮助农民鼓起了“钱袋子”。
“每亩地产辣椒2500斤至3500斤,收入至少5000元以上!”前两年,刘建红开始“尝鲜”试种辣椒,让源达生态农业园区种植2000亩的辣椒,这也是长治本土最大的辣椒生产基地。
刘建红是源达生态农业园区的负责人,加入供销合作社系统已有13年,对于种辣椒这项由区社大力推进的项目,刘建红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在自己负责的园区内试种。
一年过去了,从“棵棵绿”到“串串红”,品质好、香味足,屯留尖椒一举打入四川、湖北、湖南和天津等8省市市场,当年屯留区共销售24136吨,销售额4000余万元。
销售凭啥火爆?关键靠优选品种。“这是我们精选的‘印加红’品种,出了名的‘变态辣’。”刘建红介绍,这个品种的特点是抗病毒性好,辣椒指数在所有品种中是最高的,虽不宜鲜烹食用,但很适合发酵工艺,特别是做辣椒酱、辣椒面等加工产品。“我们的辣椒远销四川、贵州,还和当地不少辣椒酱加工企业签订了供货协议,今年的种植面积也扩大到5000亩。”
屯留区社发挥系统领办的专业合作社发展辣椒种植的示范作用,不仅大力发展尖椒基地,而且加强下属惠农服务中心在农资供应、技术服务中的骨干作用,助力发展尖椒基地。
随着种植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尖椒基地大力开辟深加工项目,提升商品价值。不仅有经过粗加工成的辣椒粉、豆瓣酱,而且还有精加工提取的红色素,是化妆品必不可少的原料,已经出口到了韩国、日本。
小辣椒还带火了乡村游。去年开展了辣椒旅游活动,体验采摘,游乐观光……说起屯留区的发展,村民们倍儿有底气:“现今的日子真像这辣椒,火辣辣的好!”
农业兴带来百业旺,百业旺带来了百姓安。这是屯留3万亩尖椒基地高效发展的写照,也是屯留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成效的显现,更是供销合作社立足自身优势,开创服务“三农”新局面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