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以平台营造生态圈
营造“生态圈”,骆新超梦寐以求。
“互联网时代的‘生态’怎么建?关键是构建移动互联平台,把‘辖内’经济发展资源和主体要素都吸引进来,实现全覆盖的金融服务对接。它是小区域的、开放的、包容的、共生共荣的,是‘产业、金融、市场、民生’四位一体的,是良性互动的普惠型金融生态服务圈。”
骆新超回忆,2014年的一个学习班上,“金融+互联网”再次触发他深入思考。当时,银行业涉入互联网已有不少尝试,但怎样才能立足实际、围绕总体战略系统化实施,业界还鲜有成例。“我当时考虑,我们要做的‘金融+互联网’,一定是生态圈、普惠金融、发展战略融为一体,具有为当地百姓生活提供触手可得金融服务的能力,具有持续的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我需要一个突破口。”
经周密筹划,“突破口”终于在2016年打开:4月,铜山农商银行正式启动“e行无忧”移动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项目;10月28日,“e行无忧”正式上线;12月1日,董事会审议通过“e行无忧”普惠金融生态平台三年战略规划,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的战略小组。至此,生态圈、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正式融为一体,铜山农商银行迎来“举全行之力建设‘e行无忧’”的新时代。
从战略角度看,“e行无忧”以平台营造生态,短期战略目标基本实现——解决市场和客户问题:整合了市场主体,完善了服务功能,形成了聚客能力,打开了普惠金融新局面。
目前,“e行无忧”在商户入驻方面,覆盖市民衣、食、住、行,入驻商户2937户,交易次数达到12.31万次,实现沉淀存款11.95亿元,带动40岁以下客户较上线时增加19.64万户,超整体客户增长率26.63个百分点。
在便民服务方面,实现了包括水电缴费、话费充值、领取高铁票、扫码乘公交在内的19类97项社会化生活服务功能,注册用户75.93万户,其中“三农”客户群体占比达70%,日均增加客户300户。
在金融服务方面,上线“金融超市”“财富管理”“线上贷款”三大金融中心,针对平台用户推出了“无忧富商宝”“无忧经营贷”“无忧精英贷”等场景类贷款产品10余种,累计接收客户业务申请1.2万次,成功办理1.1万笔业务、累计业务金额11.44亿元,同时还推出“公积金e贷”“信用e贷”“阳光e贷”等8项线上贷款产品,累计授信户数4324户,签约户数3692户,签约金额8.61亿元,累计用信7.62亿元,贷款余额4.46亿元,实现利息收入1104.01万元。
第二步:以线上倒逼线下转型
线上覆盖全市、不断丰富完善的生态圈,客观上对金融服务及金融服务者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成为“倒逼”铜山农商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因势利导,“e行无忧”上线数月后,骆新超开始大力推动铜山农商银行“二次转型”。
按他的描述,“二次转型”可概括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为基石,围绕“e行无忧”一条主线,实施大零售战略和资产驱动战略“双轴驱动”,直面变局、勇于变革,深入推进经营管理模式的深度革新,打造新型经营管理体系,革新业务“质、量”齐升新渠道。
“这就需要全面破除传统的战略理念和经营手段,以更宽的视野、更多的渠道、更低的成本、更优的管理、更高的科技、更好的人才,脱胎换骨重塑我行经营管理体系。”骆新超告诉记者,“这次转型,线上线下齐发力,线下推动线上,线上又倒逼线下。其中,‘e行无忧’是主线,贯穿始终。所以,平台的工作,我甚至逢会必讲,逢人必谈!”
铜山农商银行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董事长关于‘e行无忧’的战略构想,贯彻到了全行每个业务条线、每家支行、每名员工的心里。线上,忙着全面整合经济主体入驻,多层次完善平台功能,提升金融服务职能,形成强大的聚客能力;线下,则必须全力以赴地全方位对接线上平台运转,包括组织扁平化、流程重组、精细化管理、产品创新等,这就驱动全行组织架构、经营手段、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革。”
从战略角度看,“e行无忧”以线上倒逼线下,中期战略目标正加快实现——解决战略转型问题:线下运营改造,渠道升级换代,转型全面变革。
以“二次转型”的“大零售战略”为例,“e行无忧”上线一年后,以“e行无忧”为主线,“个私信贷、中间业务、电子银行、小微信贷”为驱动的大零售体系全面成型。2017年,铜山农商银行零售贷款增量、增幅、客户增长三项指标,在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面超越公司类贷款,户均贷款较年初显著下降,“做小做散”的战略转型目标初步实现。
第三步:以大融合塑造核心竞争力
“e行无忧”正在塑造和强化核心竞争力。
在骆新超眼中,铜山农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为基石”。“如果你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客户也将以你为中心,这将是最好的结果。”
记者发现,为了赢得“最好的结果”,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铜山农商银行正扎根当地,加速推进“大融合”——
与民生相融合。对接农户、商户和消费者,这是“e行无忧”基本内容。例如,在支农方面,上线之初,即通过平台“农业在线”,帮助单集商户在线销售特色粉丝2万斤。在出行方面,打造智慧公交,累计扫码乘车2567.53万次。
与政府公共服务相融合。徐州是江苏省唯一获得国家智慧城市、国家信息消费城市两个国家级试点的城市,铜山农商银行抢抓机遇,积极与“智慧徐州”项目展开合作,推动构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徐州惠民服务体系。2017年2月23日,徐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智慧徐州”与“e行无忧”业务合作建设智慧型普惠金融服务平台的通知》(徐政办发﹝2017﹞24号),标志着融入公共服务取得重大进展。
与建设淮海经济区、增强徐州市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相融合。这一方面,改革发展中的铜山农商银行得天独厚,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
从战略角度看,“e行无忧”以大融合塑造核心竞争力,其长期战略目标似乎指日可待——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产融对接,形成无法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动态的普惠金融生态。
显然,在骆新超的蓝图中,“e行无忧”是一盘大棋。
她与众不同,正在孕育无限生机。
她不仅仅是一个“平台”。
她是铜山农商银行的现在,也是铜山农商银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