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4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湖南涟源市社:紧扣为农服务主线 综合改革迸发活力

□ 李利民 肖玲元

    近年来,湖南涟源市供销合作社坚持以改革发展、服务“三农”为主线,因地制宜开放办社,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通过综合改革,供销合作社与农民联结更加紧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理顺思路,实行“三个转变”。按照打造为农服务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要求,一是推动市社机关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成立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对社有企业物权、债权、股权和无形资产等各类财产统一管理、经营。二是推动单纯农资销售向综合服务转变。构建以市惠农服务有限公司、基层社、合作社为龙头的“三级”农业生产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土地托管、农业技术、农产品收储加工等全程社会化服务。三是推动传统经营向现代流通发展转变。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以市社家利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龙头,村级综合(电商)服务社(站)为载体,构建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体系,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创新体制,构建服务体系。抓住综合改革契机,整合系统企业改制后的存量资产,吸收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企业、农村能人,以资金、资产、土地、技术和劳动等形式入股,自营发展与开放办社并重,加快基层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不懈努力,现已建成涟源市社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惠农服务有限公司、龙塘供销社加油站,以及蓝田、杨家滩、桥头河3个基层社共7家全资企业;投资创办了日用杂品烟花爆竹、盛达农业、祥兴农林科技、家利多电子商务、天柱山禽业等5家控(入)股企业。在此基础上建立12家乡镇惠农服务中心,领办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5个行业协会、298家综合服务社,构建了上下贯通、纵横联结的综合服务体系,为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打下良好的基础。

    增资引项,增强发展实力。牢牢把握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供销合作社涉农方面的各种优惠政策机遇,在增资争项上狠下功夫,为供销合作社壮大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一是争取当地财政支持。2017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供销社综合改革专项资金100万元;同时,支持供销社参与商务部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的建设。2018年5月通过招投标,涟源市社控股的家利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标乡村电商站点和农村物流配送项目的建设,争取建设资金920万元;2018年9月又获得市财政支持供销社冷链物流建设专项资金50万元。二是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2018年上半年,市社惠农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实施单位成功争取全省供销社惠农综合服务工程示范县项目资金247万元;2018年8月成功引进湖南南华供销投资有限公司商业流通专项资金股本投入项目,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严格评估、审计等,成功争取股本投入资金517万元。在项目资金的投入带动下,市社共投资700余万元改造建设仓储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的现代综合电商物流园和县域电子商务营运中心,2018年12月底已试运行,现已成功招商引进申通快递、家利多电子商务、蓝田农资等多家企业入驻。三是机关自身建设争资引项。为把机关打造成省级节能示范单位,自筹资金30万元、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20万元,率先建设55.5千瓦光伏发电系统,所产电能除满足机关自用外,每年创收可达5万元以上。

    强化服务,搭建四大平台。通过一系列项目建设,提升发展服务水平,目前涟源市社初步形成了以家利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以惠农服务有限公司和市日用杂品烟花爆竹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综合服务平台、以市社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融投资招商服务平台和供销社全资及控股企业为龙头的产业帮扶服务平台。天柱山禽业、盛达农业、家利多电子商务、同星软籽石榴等一批社有企业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企业基础设施完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较高,成为市域农业企业的闪亮招牌和供销社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亮丽名片。

    通过业务指导、项目扶持及股权合作,市社精心培育了祥兴农林科技、天柱山禽业、盛达农业有限公司3家省级龙头企业,加快了全市五大特色产业发展。一是以祥兴农林科技为龙头的油茶苗培植、推广与开发产业。现年产幼苗达290万株,向全市农户优价提供茶苗和保底包收茶籽,全市已发展油茶种植面积达11万亩,被列为涟源市一县一品特色农产品发展支持产业,产品畅销省内外。二是以盛达农业为龙头,金鹏、平康等种植专业合作社协作发展的土地托管和优质水稻产业。现全社托管土地面积达3万余亩,实现耕、育、插、防、收全程“保姆式”托管和烘干、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社会化服务,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涌现出“登科盛达生态米”“珠梅香米”“神仙仑香米”等特优农产品。三是以天柱山禽业为龙头,打造南方优质禽类繁育和推广基地产业。现达到存养70万羽的养殖规模,年出笼优质鸡苗800万羽、产值8000万元,年利润达700余万元,成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智能化程度最优且集种苗繁育、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禽类养殖加工企业。四是以入社加盟养殖企业为龙头的湘中黑牛、黑猪、黑山羊养殖产业,带动了全市“三黑”产业发展。五是以古塘金秋梨、同星软籽石榴、李子湾果业、飞宏农业等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特色水果产业。金秋梨、软籽石榴、红心柚、无花果等已成为市域畅销的名优特农产品。

(作者单位:李利民,湖南娄底市供销合作社;肖玲元,湖南涟源市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