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伊始,春回大地,捷报频传。
在福建农信系统2019年工作会议上,安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荣获“福建农信2018年度经营管理十强行社、业务增长十佳行社”两项大奖。这是安溪农信联社首次揽获“双十”荣誉,也是连续第五年获评“经营管理十强行社”。
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同业竞争不断加剧,安溪农信联社的经营业绩却逆势上扬,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截至2018年底,各项存款余额150.77亿元,比年初增加17.54亿元,增长13.17%;各项贷款余额101.69亿元,比年初增加16.81亿元,增长19.80%。存贷款增量、净利润均位居福建农信系统第5位,存贷款增速、净利润继续领跑泉州农信系统,存、贷款余额和市场份额连续8年保持安溪县银行业首位,且所有监管指标均远高于监管要求,达到良好银行标准,2018年度监管评级初评2B级。
是怎样一种力量,推动这家扎根县域的中小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
安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苏德胜给出的答案是:站位更高、发展更快、管理更强。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有“中国茶都”“中国藤铁工艺之都”之称的安溪县,寻访安溪农信联社“靓丽成绩单”背后的奥秘。
激活发展内力
构建高质量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清晰的发展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农信社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应不忘初心、扎根本土、立足本地,以助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寻求差异化发展。”苏德胜告诉记者。
“‘更高、更快、更强’是现代奥运的口号和宗旨,表达了体育竞技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农信社同样应在面对强手时,敢于拼搏、敢于胜利;面对自己时,永不满足、超越自我,实现新目标、展现新作为。”苏德胜如是诠释“站位更高、发展更快、管理更强”蕴含的深意。
具体说来,站位更高,就是要构建管理科学、制度健全、业务多元、理念开放、队伍高效的现代金融企业;发展更快,就是要通过做大市场、做实普惠、做优结构、做好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实力;管理更强,就是要通过客户管理精细化、网点服务精细化、人员管理精细化、内控管理精细化提高企业发展活力。
战略目标是方向,实现目标,则需要一支富有活力、善于创新、敢于竞争的人才队伍。
为挖掘员工潜能、激发员工活力,安溪农信联社首先从薪酬管理入手,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
“我们在建章立制强化员工管理的同时,对薪酬制度进行全面整合和优化提升。制订了机关效能考评实施办法、分社主任考核办法,完善尽职免责管理办法,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该联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同时,安溪农信联社通过推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的用人制度,完善“赛马机制”,让单位成为员工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舞台;通过加强员工内部教育培训、组织开展业务技能竞赛,打造“学习型联社、知识型员工”;通过强化底线思维、加强风险预警、提升检查质效,实现内控精细化管理。
一系列务实举措,使安溪农信联社人力效率得以提升、队伍更为精简高效,焕发出了强大的发展“内力”,为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最显著的一个改变,就是开启“全员主动出击”模式,通过“守住忠诚客户、挖掘新兴客户、联动发展客户”不断拓展市场。该联社员工定期深入客户家里、企业厂里、商户店里回访服务质量、了解服务需求,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让忠诚客户“不会走、不想走”;主动拥抱互联网金融,利用手机银行、扫码支付、福e购等新兴产品满足年轻客户群体需求,把新兴客户“引进来”;密切与当地党政部门、村居委会、大型企业、大中小学沟通对接,通过扶贫贷款、助学贷款、代发补偿款、代发工资、代收学费等业务与有关单位发生业务联系,把“客户圈”做大做宽。
“客户圈”做大了,如何为其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安溪农信联社通过在“普”上深耕、在“惠”上发力、在“网”上突破,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满意度和便利性。
推进金融服务网格化就是该联社稳扎稳打、做实普惠的创新举措之一。
他们将每一个乡镇、街道、社区、村组、工业园区划分成若干“网格”,每个网格设置一个金融服务联络台,配备一名金融服务联络员,对网格内的居民、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和知识普及。2018年,共设置金融服务联络台666个,配备金融服务联络员103名,累计开展“普惠金融·整村批量授信”活动近200场,累计预授信约6万户,现场签约授信3000户。
在激活发展内力、不断创新服务的过程中,安溪农信联社方便快捷、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高质量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得以构建。这也为打造高质量乡村振兴金融支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释放发展活力
打造高质量乡村振兴金融支撑
农历正月刚过,山上的茶树已经迫不及待地冒出了嫩芽。
春茶采摘、收购进入“倒计时”,“安溪铁观音十佳品牌”之一的“冠和名茶”财务负责人早已胸有成竹。
“我们不用为资金发愁。”他告诉记者,安溪农信社1400万元“随用随贷”的贷款,能够解决公司在春茶收购时的资金缺口。“农信社的贷款服务很高效,客户经理提前上门调查、帮我们准备好材料,办理贷款当天就批好了。”
不仅如此,安溪农信联社还帮助“冠和名茶”入驻福建农信“福e购”电商平台,让好茶“不愁卖”。“茶叶入驻‘福e购’的简介照片,都是农信社的客户经理到茶山上帮忙拍的。销量不错,主打的两款铁观音已经卖了4000多份,今年应该会更多!”“冠和名茶”财务负责人说。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素有“中国茶都”之称。茶产业是安溪最大的特色产业,涉茶行业年产值100亿元以上。安溪农信联社围绕支持特色茶产业发展,出实招、出妙招,全流程服务茶产业上下游的茶农和小微企业发展。
实招一:创新“茶三宝”,全流程服务茶产业发展。相继推出包括“茶农宝”“茶店宝”“茶企宝”等3个贷款品牌的“茶三宝”产品,全面覆盖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流通、品牌推广等全流程环节,目前存量贷款客户近4.1万户,金额约32亿元。
实招二:创新“简易贷”,提升涉茶贷款办理效率。通过档案分离、整合简化手续、内部优化操作、延长贷款期限、批量操作等措施,创新推出了“简易贷”便民小额农贷管理模式,农户最快在10分钟内即可完成办贷,确保及时满足茶农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目前“简易贷”2.4万户,余额11.2亿元。
实招三:创新还款方式,解决茶业贷款后顾之忧。为降低涉茶中小微企业、农户等还款压力,通过发放年审制贷款、推出无还本续贷业务等方式,为客户节约转贷成本,累计发放涉茶无还本续贷2亿元。
除了“中国茶都”之外,安溪还有另一张名片——“中国藤铁工艺之都”。据了解,安溪生产的藤铁工艺品畅销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中国同类产品交易额的40%。依靠藤铁工艺品在泉州市最早被评为“中国淘宝镇”的尚卿乡,就在安溪。
安溪农信联社积极融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通过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延长合同期限等灵活便捷的措施,助推藤铁工艺产业实现“线上+线下”的全面布局,目前存量藤铁业贷款8.2亿元,其中存量藤铁工艺小微企业贷款近200户,金额2.95亿元,存量“电商贷”金额近5000万元。
“十年前我创业的4万元启动资金,就是农信社发放的。现在,农信社的贷款品种越来越多、服务越来越好,对我们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安溪新唐信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新唐信的藤铁工艺品每年的线上、线下总销售额超过两亿元,为当地300多名工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全方位服务茶产业、藤铁工艺产业发展,折射出安溪农信联社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的决心与担当。
数据见成效。截至2018年末,安溪农信联社涉农贷款余额96.78亿元,比年初增加16亿元,增幅19.82%,余额占各项贷款总额的95.17%。
尾声
采访结束离开安溪时,沿途茶树上的点点新绿,散发出春天的生机和希冀。
耳边回响起采访中一位民营企业家的话:“在安溪,小微企业和农户办理金融业务的首选就是农信社。农信社的服务最好、工作人员最亲,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不忘初心’。”
我想,我找到了安溪农信联社高质量发展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