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科技,不金融”。
在科技为金融赋能潮流下,金融科技发展迎来了重要窗口期,农商银行如何借力科技实现弯道超车?科技建设如何助推业务发展?科技部门如何与各业务条线形成良性互动?
江苏灌云农商银行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制订金融科技“路线图”
解决“人员、投入”两个关键要素
“金融科技建设不是零打碎敲、修修补补,而是一项长期战略工程、系统工程。”在灌云农商银行董事长尚修国看来,金融科技必须提前谋划,顶层设计,制订规划路线图。
2017年10月,灌云农商银行制订了《灌云农商银行科技建设三年规划》(2017-2019),将科技部提升为科技金融部,致力于科技服务金融、科技创新金融。
“有了顶层设计后,科技金融部运转起来首先要解决‘人员’和‘投入’两个关键要素。”灌云农商银行行长贾雷告诉记者,科技金融部组成人员均来自曾在业务条线工作过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懂科技,同时又懂业务,其目的是使科技创新能更好地服务于业务发展需要。而在科技投入上,灌云农商银行每年制定预算计划,并逐年增加。
除了从人员和经费上保障金融科技部运转外,该行还特别注重创新这一核心要素。灌云农商银行副行长朱珠告诉记者,金融科技具有无限潜能,灌云农商银行专门出台《金融创新奖励办法》,奖励以提高市场份额、提升风险控制、带来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并具有推广价值等为主要特征的优秀金融创新项目,单个项目最高奖励达3万元。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科技金融部每位成员的创新意识,该部门每月召开一次科技创新会议,每次确定一个创新主题,并召集本行各条线负责人参加,让他们对科技金融部谈想法、提要求,科技金融部则把全行各部室当成自己的“客户”,为各部室当“保姆”,通过项目制保证各项工作真正落地。仅2018年,科技金融部落地创新项目达20多项,对该行的业务发展、渠道建设、客户服务等提供了全方面的科技支撑。
重点建设“交易系统”
引领业务发展“高速路”
“检验科技金融部的工作得失,一个重要的评判依据是能否推动业务发展。”灌云农商银行行长贾雷向记者表示,一切脱离业务发展的科技创新都是“伪命题”。
正是坚持了这一正确导向,灌云农商银行科技金融部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交易系统建设”上,使其成为引领业务发展“高速路”。
自2017年11月开始,科技金融部围绕信贷全流程,相继开发了精准营销系统、移动运营平台、贷后管理系统、不良贷款系统等与信贷业务相关的科技项目。
科技金融部总经理庄广瑶告诉记者,科技金融部对全辖客户信息进行采集,确立了个体工商户、农户、工薪户等6类客户的分类信息采集模板,形成客户360°视图。如何开发客户大数据这个“宝藏”?科技金融部为每一位客户经理匹配了1部移动iPad,实现前台信贷调查与后台审查审批同步传递,信贷数据实现实时动态传输、信贷审批线上线下同步进行。2018年,该行线上审批贷款达21296笔,其中,电脑端贷款授信8542笔,金额7.57亿元,手机移动端贷款授信12754笔,金额13.46亿元。
信贷与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如何把信贷风险降到最低?该行从科技上发力,上线贷后管理系统。该系统分为客户信息管理、贷后任务管理、贷后检测管理、贷后情况处置、贷后查询、配置管理、检查模板管理七大模块,在贷款发放后15天—30天,系统自动生成首检任务,并抓取金额大于50万元的贷款生成日常检查任务。同时,该系统还实现对各类贷款多维度筛选、贷款综合查询,并实现对个人客户往来账号、企业客户往来账号、客户财务、客户大额变动、客户用信、客户抵押物到期的检测管理。在业务系统不能体现贷款的真实情况,或是客户存在重大变故等风险概率比较大的情况下,客户经理可通过“贷后情况处置”模块,实现对异常事件的处置。
针对出现不良贷款的预警、清收、管理等工作,灌云农商银行研发了不良贷款管理系统。该系统具备不良贷款台账管理、黑名单客户管理、贷款催收流程管理、贷款诉讼流程管理、贷款到逾期管理、诉讼及执行时效预警等主要功能。
成立数据管家平台
为各工作条线“保驾护航”
“交易系统”是金融科技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保障交易系统高效运转,提高业务管理效率及规范化程度,离不开“管理系统”的建设。
灌云农商银行副行长朱珠告诉记者,灌云农商银行“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围绕“交易系统”建设逐步丰富起来的。
如今,该行已开发上线了绩效考核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报表系统、PCM流程合规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OA等近20个科技系统项目,为全行各部室条线提升效率和科学决策“保驾护航”。
科技金融部不仅为各部室运营提供科技支撑,还整合各部室的大数据,成立数据管家平台。
庄广瑶介绍说,“数据管家平台”包含开门红专区、电子银行专区、自主查询专区、对公开户专区等“四个专区”。
其中,开门红专区:开门红期间准时向行长及客户经理推送开门红存贷款等各类报表,有利于行长和客户经理及时掌握业务情况,更好地开展开门红业务;电子银行专区:配合总行电子银行任务,在运营管理平台新增电子银行专区,包括存贷户电子银行开通情况、担保人电子银行覆盖率等9个查询模板;自主查询专区:在运管平台中新增运营、信贷、财务、流水等自主查询模板30余个,提高支行的查询效率;对公开户专区:新增该行对公开户、变更、销户填报模板,提高柜面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填写差错。
截至目前,数据管家平台共开发模板49个,累计访问超过6万余次,为总行和支行决策及营销提供了快捷的数据支持。
此外,科技金融部还为该行的网络安全和建设、云视讯视频会议平台、营业网点标准化建设改造等方面提供全面支撑和保障。
探路跨界合作
构建多领域金融服务场景
互联网时代是万物互联的时代,灌云农商银行借助金融专业和信息科技优势,主动跨界对接有关部门,围绕老百姓衣食住行、医教文娱等民生领域,构建多领域金融服务场景,有效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在教育领域,灌云农商银行在灌云县高级中学成功开通“校园一卡通”业务,满足校内各类消费场景,为全校4300名师生服务。学生家长通过该行各网点、自助设备、手机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站,即可就近为学生转存生活费,学生家长通过短信通知业务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在校消费情况,实现了家长安心、学校放心。
在医疗领域,该行针对患者到医院就医,挂号、就诊、缴费排队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等“三长一短”痛点,开启“智慧医疗”新模式,与灌云县人民医院合作,打造线上自助式“银医通”系统,支持医院诊疗卡、银行卡、二代身份证、社保卡等多种诊疗识别卡介质,具有预约挂号、在线挂费、门诊缴费、住院预交费、检验单据打印、检查、检验项目查询等自助操作功能。为患者提供少排队、少费心服务。截至目前,“银医通”机具有效交易超过20万笔、金额超过4200万元。
在旅游领域,该行紧抓灌云县发展全域旅游这一重大机遇,创新“旅游+”综合金融服务,以“旅游+渠道”为抓手,在全县主要景区布局24小时离行式自助银行,并全面推广手机银行、微信银行、融合支付等新型电子支付手段,为全县旅游提供了多方位金融服务。
同时,该行还充分利用政府数据,与灌云县国土资源局系统联网,打造电子不动产权证系统,客户在灌云农商银行微贷中心即可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权证,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截至目前,已成功办理1750笔。
记者获悉,就在前不久,灌云农商银行与灌云县人民法院签署合作协议,正式上线法院费管管理系统。该系统无缝对接审判执行系统和银行信息系统,通过费款与案件的精准对应,为当事人生成“专属虚拟账户”,建立“一案一人一号”的账户架构模式,具有自动推送信息、自动分配账号、自动管控案款进出、自动提示预警等多项功能,并支持该行营业柜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方式向该账户缴款,通过科技手段,为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
灌云农商银行董事长尚修国表示,下一步,该行将围绕“最佳客户体验银行”做足文章,充分运用大数据系统,在更广领域,实现与更多部门合作,为灌云农商银行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