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9年3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用绿色引领农药高质量发展


    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他说到绿色农业呼唤绿色农资的春天真的来了,而绿色农药也在绿色农资这个春天里唱响了。他表示,要用总书记关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开展节肥节药行动”讲话精神引领农药行业高质量绿色创新发展。

绿色理念引领行业发展

    宋宝安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在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方面发展势头良好。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绿色农药、健康栽培等绿色防控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措施和新理念正逐渐深入行业主管部门、农技推广人员、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的心中。“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及“高质量发展”成为共识。只有用环境友好、安全高效的服务和产品,才能获得老百姓的认同,这也是植保工作者和农药科技工作者的追求。

    尤其是现阶段,在各方努力下,化肥农药零增长的目标基本实现,并向负增长转变。宋宝安介绍,从整体上看,我国农药利用率提高、使用量缩减、产品结构优化。目前,我国农药的利用率已提高到38.8%,农药绝对使用量从90万吨下降到80万吨左右。传统农药和高毒农药等在农药使用结构的比例上迅速下降。环境友好的绿色农药和生态农药正取代传统的有机磷农药等高毒农药。当前,除一些特殊业务上还有大约2%的高毒农药在使用,98%的农药品种基本上是安全的。所以说,环境友好、高效低毒、低风险的绿色农药已经成为了最受植保农技工作者青睐的产品。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农药行业践行绿色发展的观念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要求。”宋宝安强调,“国家、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纷纷把绿色农产品作为共同的追求目标。由过去单纯追逐产量,转变为注重产量和质量的和谐发展,更注重于民生福祉和环境生态安全。对于农药这类农资产品来说,还需要更为严格的监管。”

绿色防控推动行业进步

    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既承担为农作物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影响农产品质量。关于如何正确看待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宋宝安强调:“正确认识、严格管理、规范使用、科学发展。”

    “和美国相比,我们的农药使用量是他们的两倍,而他们的利用率是60%,而我们只有38%。所以,要客观和科学看待农药的使用。”宋宝安表示,首先要客观认识和对待农药。农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要明确农药使用需要有原则,要将农药用在关键点上,在农作物病虫害成灾或应急状态下,也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综合、全面的防控策略,做到科学使用农药。其次,农药作为一种职能产品,决定了它必须严格管理。宋宝安说,过去遇到农药问题,原因是我们没有规范管理和规范使用。他指出:“在管理上,各级政府要形成合力,倡导质量和绿色就是生命线,要严格管理,要从食品安全、作业者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宋宝安特别强调绿色农药和绿色植保的科普作用。

创新引领绿色防控浪潮

    我国是农药使用大国,同时也是农药生产大国,但在农药创制上并不是农药强国。宋宝安提出:“要补足短板,构建我国完整、系统、全面的农药创新体系。”他表示,农药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使用和借鉴国外过期的专利产品,我们缺少科研单位和企业间的深度融合。从中央提出“农药化肥零增长方案”到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药负增长的计划,这对构建我国完整、系统、全面的农药创新体系,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宋宝安表示:“我们的创新能力正在不断地加强,我们有很多好的品种、好的技术、好的措施、好的推广体系,正在农业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的‘双减计划’在质量兴农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未来在补足我国农药创新体系短板的同时,农药创新要和生产结合,围绕国家的重大病虫害防控,进一步聚焦我们的国民经济需求,凝练出重大课题的研究方向,进行科研的协同创新。”

    “无人机植保技术的发展,也将是我国农药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宋宝安分析认为,无人机植保技术的应用体现了智慧农业和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让农民体面生活、舒心工作,同时也能在减药增效、统防统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牛立亭)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