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3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货变“网货” 农民笑呵呵
——陕西省石泉县恢复重建基层社纪实
□ 本报记者 张 成 通讯员 张 帆

工作人员正在用传统方式制作辣酱。 陕西省社供图
图为陕西省石泉县供销电子商务公司内景。 陕西省社供图

    早春三月,又是一年农忙时,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后柳镇永红村的农户李金奎早早就开始在地里忙活起来,他心里早就盘算好了今年的种植计划。“有石泉县供销合作社的电商兜底,我们再也不愁农产品卖不出去喽!”李金奎擦了一把汗,再次挥动手中的锄头,浑身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

    近年来,石泉县供销合作社将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恢复重建工作与农村电商全覆盖建设相结合,不断整合农村社会服务优质资源和服务要素,全力加强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发展基层经营服务网点,充分激活供销发展内生动力,走出一条电子商务与基层社协同发展,恢复基层社服务功能的新路子。

     重建  电商筑起基层社之基

    “石泉县供销合作社系统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改制,所有基层社和社有企业早已不存在。十多年来,石泉县没有供销合作社这一机构。”石泉县供销合作社主任王广明介绍,2015年7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精神,石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定恢复成立石泉县供销合作社。

    在基层社建设过程中,石泉县供销合作社通过采取组建公司、组织培训等方法,逐步将消失的供销合作社带回了农民的视野中。

    2016年,石泉县社利用供销服务体系优势,投资成立石泉县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参与发展全县农产品供销网络建设。公司成立后,县社先后联合正兴绿色有机食品公司、博硒公司、旺牛斋公司,大力发展黄花菜、黑花生、原生态养殖产业,并由石泉县供销电商公司具体承担购销协调、生产服务、引领产品入市等职责,公司成立当年便实现产销黄花菜100余吨、黑花生500余吨,出栏牛羊5000余头。如今,公司主营业务已发展遍及农副产品销售及网上销售,网上农产品专营店、供销移动手机、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供销电子商城建设服务,物流配送,营销策划,商务信息咨询等。目前,石泉县社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孵化中心1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0个、村级电子商务站27个,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农副产品。

    此外,石泉县供销合作社还积极组织培训,引导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利用电商创业孵化中心,先后邀请淘宝、京东、逛集网等知名电商平台多位专家学者开展电子商务实用知识培训。截至目前,累计培训5期培训人数达600人次,填补了县域电商发展人才短缺的空白。

    依托电商产业,石泉县供销合作社逐步恢复重建了9个基层社,成立了1个城市联合服务社和1个农村供销综合服务社,在旅游景点开设了4个农产品体验店。同时,县社组织参加多场省内外石泉农副产品推介会,通过直营店和农产品推介会提升石泉农副产品的影响力。

    “我们以发展电子商务为抓手,全力打造集旅游、美食、住宿、特产及百姓生活等为一体的‘魅力石泉’互联网平台,并在陕西省西安市、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分别开了家农产品直营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销售,深度开发石泉农特产品,延伸产业链,使农户的农产品变得更加畅销。”王广明如是说。

    发展  合作社引领农民致富

    为打破现有农村合作社“散、小、弱”的发展局限,提高石泉县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能力和水平,石泉县社整合多家合作社,由县供销电商公司入股领办了三个种养联合社,充分发挥石泉农业产地优势,搭建市场与农户之间的桥梁,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组织形式、服务规则、服务规范、产销模式,促进农合组织高效运转。种养联合社共吸纳入社农户200余户、养殖户300余户,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累计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增收,为全县发展农村合作社脱贫起到良好带头示范作用。

    李金奎恰好搭上了石泉供销合作社领办专业合作社这班车。以前,李金奎家中大多种植红薯、土豆等农作物。每天,李金奎都要起个大早,把红薯、土豆拉到菜市场上去卖。生意不好的时候,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卖不出去的红薯和土豆坏掉,十分可惜却又很无奈。如今,李金奎加入了石泉县供销合作社领办的斗宜嘉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他不用出家门,就能把农产品卖一个好价钱。去年,李金奎将家里种植的3亩辣椒都卖给了合作社。一亩地所产的辣椒能卖3000余元,一年仅辣椒一项的收入就能破万。“斗宜嘉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保底价收购我们的农产品,把我们的土产品进行包装,现在不怕销售不出去。”李金奎笑着告诉记者。

    斗宜嘉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将农户手中的农产品收购回来后,加工成红薯粉、土豆片、辣椒酱、香椿干等产品,再通过线上、线下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经过深加工,这些不起眼的山货成了城里人眼里难得的“香饽饽”,不仅身价翻番,而且销售火爆。2018年,斗宜嘉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产品线上销售额达到200万元。“销售方面我们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淘宝店在销售旺季的时候一天的销售额可以达到4000元。”斗宜嘉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李金斗告诉记者。

    石泉县供销合作社通过与当地的专业合作社进行联合合作,对他们进行专业的电商培训,把当地特色的农副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把当地农户生产出的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此外,针对当地养蚕农户,石泉县供销社引进桑叶粉加工项目,使秋蚕养殖结束后剩余的桑叶得以充分利用,拓宽了农户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公司还吸纳劳动力100余人,不仅不影响农户养蚕,还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公司工厂年生产桑叶粉2000吨,收购全县各镇、村贫困户的鲜桑叶16000余吨,帮助1000余户、3000余名贫困户脱贫。

    “石泉县供销合作社按照中央、省、市深化供销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为重点,努力使供销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搭建了政府与企业、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推动石泉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王广明如是说。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