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3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带着“乡音”上两会


本报记者牛立亭在两会现场认真整理农民发来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质量检测控制中心主任李翠枝: 

    随着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三产融合趋势的加强,农业产业链金融方兴未艾。通过整合农业资源和金融资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产业链金融充分发挥了“产业联动、以大带小”的作用。伊利为加强与上游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探索出一种以“核心企业承担实质性风险责任”为特色的产业链金融模式,推出“青贮保”“牧场保”等12个金融产品,为农牧民融资提供担保,帮助农牧民打开了“钱”路,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12个“宝宝”。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农村信用社 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孔发龙:

    据统计,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以不到全国金融机构15%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全国30%左右的涉农贷款和小微贷款、60%左右的农户贷款、90%左右的扶贫贷款,是支持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但由于受地域经济、管理体制、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当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也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影响和限制了其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建议废止关于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立财政、社保等公共性资金专户的相关限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增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刘永好:

    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是短板。当前,农村普惠金融覆盖率低,农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有待提升,大量征信白户依然存在。普惠金融要真正落地,唯一路径是数字普惠金融,也就是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风险评估方式和产品服务流程,解决“风险识别难”“作业成本高”两大突出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精准、更安全的金融服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