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塑集中信用评定优势,山东临朐农商银行围绕做好信用工程建设,通过“五个转变”,扎实推进整村授信。截至目前,该行已完成网格化营销544个村庄,农户贷款户数达到2.85万户,户均贷款13.13万元。
转变宣传拓展方式
实现业务宣传全覆盖
丰富宣传形式。人手一件“红马甲”,进村入户,通过发放宣传单、纪念品,开动宣传车、开展对接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将宣传内容精炼为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广大村民宣讲,提高村民接受程度,确保宣传覆盖到边到沿。
开办金融夜校。以村活动中心、金融服务站等场所为“学校”,以宣讲信用工程、小额贷款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金融知识为切入点,以放电影、演节目、有奖问答等趣味活动为突破点,让客户“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用得好”。
灵活应用线上宣传。当前客户日常交流和业务需求呈现线上化、圈子化的特点。该行实行微信营销策略,客户经理以村庄为单位建立微信群,突破宣传的时空限制,有效地进行信贷产品推介和政策宣传。
转变评定授信模式
确保信息客观真实
初步信息筛选,排除黑名单客户。为提高效率,减少无用功,首先利用行内数据对18-65周岁之间的客户进行逐户校验,将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直接列入黑名单,排除在采集营销行列之外。
批量采集信息,制作网格地图。与村两委对接取得支持,批量采集网格内村民的所有基本信息,以户为单位建立信息情况表。对客户从事行业、家庭人口等信息能采尽采,逐户建档。参考村两委“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图”,制作“金融服务网格图”,详细标注住户位置、评定进度等,便于客户经理“按图索骥”。
逐户开展评议,明确目标客户。客户经理、村“两委”、农金员、致富带头人和农户代表组成村级信息采集营销小组,对18-65周岁之间的农户从个人品行、身体状况、资产负债、生产经营、家庭和谐、尊老敬老等方面逐户分析评价,对存在不孝敬老人、打架斗殴、参与黄赌毒等不良行为的农户列入黑名单,对个人品行良好、身体健康、生产经营好、家庭和谐、尊老敬老的客户确定为目标客户,实行红名单管理。
推行集中报名,实现批量获客。在建立红名单客户的基础上,以实行差异化贷款利率为杠杆,发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集中报名授信。客户初评结束后,组织有贷款意向的农户集中报名,填写贷款申请表,进行详细信息集中采集,通过“V”贷系统进行集中授信。在额度确定后,再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将授信额度告知客户,并告知客户前来网点办理合同签订、贷款发放等手续,实现批量获客。
逐户上门营销,确保全覆盖。对未集中授信的所有红名单客户采取逐户上门的方式,以“家庭备用金”为敲门砖,以“家庭亲情贷”为主打产品进行贷款需求挖掘。在上门对接过程中,对有贷款需求的新客户及时跟进营销,及时完善资料进行正式授信;对没有信贷需求的客户,根据客户家庭情况、经营情况,给予一定额度的预授信。
转变客户管理方式
深度挖掘新客户新需求
细分客群,提供针对性服务。在逐户采集信息的基础上,对客户进行类别细分,采取针对性服务方式,做到精细管理、精准营销。
定期回访,营销新客户。每半年对已授信网格进行一次维护回访,授信20万元以上的重点客户由支行行长维护,授信20万元以下的基础客户和未授信的潜力客户由客户经理进行维护,回访形式以上门回访为主,电话回访为辅。回访中持续挖潜客户需求,随时满足客户资金需求。
转变客群服务模式
全方位提升服务效能
细分目标市场,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信贷产品。比如推出了家庭备用金、亲情贷、蓝领通、新农贷等产品,充分满足客户需求。
线上办贷,提升信贷获得便捷性。大力推广“信e贷”线上办贷业务,积极推行自助放贷,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全部通过线上申请办理贷款,开通电子银行、ATM机等自助放款渠道,让客户真正体验到办贷的简便、快捷。截至目前,该行线上办贷率27.63%,自助放贷率48.93%。
构建政银沟通机制。该行与全部涉农乡镇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选派支行行长挂职金融副镇长,选派信贷主管、客户经理、农金员挂职村主任助理,全方位提升服务效能。
转变检查验收方式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成立专门的检查辅导中心,按照“节点控制、指数评价、定期通报、严格验收、强化奖惩”的原则,设置“普惠金融指数”,从建档面、授信面、签约面和用信面四个维度,对所有网格进行检查验收。低于60分的重新复盘, 80分以上的进行奖励,半年考核排名靠后的支行给予通报批评。通过对已完成的544个村庄的评价验收,综合评价建档面达到96.08%,授信面78.71%,签约面56.51%,用信面14.81%,普惠金融指数达到93.9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