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业务流程 使服务小微更加高效贴心
在江苏省联社的组织推动下,江苏省农商银行不断在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上寻求突破,着力提升信贷产品的契合度、信息透明度和服务便利度,打通小微企业服务快速通道,有效提高了小微企业融资效率。
在流程简化上寻求突破。该省各农商银行依托省联社大数据信息平台提供的流程银行服务,实现了对小微企业营销移动化、调查报告格式化、审批手续模板化管理;通过持续推进信贷工厂流水化作业、流程化操作,使人才、技术、资金资源实现了高效配置,大大提升了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效能;按照“放管服”要求,推行“一次办结制”,只与客户“见一次面”。
在业务渠道上寻求突破。该省农商银行依托省联社核心业务系统的科技支撑,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息档案库,实现“一户一档”,实时更新、综合利用;授信时资料不要客户重复提供,用信时资料直接从系统提取;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不断优化“阳光信贷”模式,实现小微企业贷款线上办理;推出电子银票在线贴现业务“融易贴”,实现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全流程线上办理;上线微信服务号贷款申请直达功能,小微企业可随时随地发起贷款申请,确保小微企业需求的及时响应。
在信贷总量上求突破。在信贷计划执行和资本充足率刚性约束下,该省农商银行采取不良资产处置、资产证券化工具、调减票据资产规模等手段置换信贷规模,调整资产组合,腾挪信贷资金,将有限的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小微企业融资上。江阴农商银行发挥法人优势、地缘优势、服务优势,主动加入江阴市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合作银行,以1︰10的比例放大信贷配套规模,实施全流程服务和名单制管理,推出创业类、创新类、科技类、外汇类五大类30多项产品,截至目前,资金池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532户,贷款余额19.2亿元。海安农商银行紧跟地方产业调整步伐,切实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制造业贷款余额达155.8亿元,占比达47.01%,制造业贷款总量持续保持南通市41家金融机构首位。常熟农商银行坚持“做大户数、做小客户”经营策略,集中信贷增量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确保每年70%以上的新增信贷规模优先满足小微企业需求,2018年以来新增小微企业贷款86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增量的75%。
主动让利减负
使服务小微更加温暖贴心
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政策指导下,该省农商银行积极争取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并建立台账,规范用途,确保每笔贷款落到实处。2018年1-11月江苏省农商银行累计申请再贴现81亿元,累计申请支农支小再贷款123.6亿元,资金全部投向新兴产业和优质小微企业,使信贷资金低成本优惠政策惠及更多的小微企业。
实施“无还本续贷”,降低企业财务成本。该省农商银行积极破解小微企业贷款到期资金周转难困局,实施“预约转贷”政策,推出“周转贷”“循环贷”两款“无还本续贷”产品,小微企业在贷款到期日当天随还随贷,不仅解决了小微企业贷款“先还后贷”的资金筹措压力,而且有效减少了小微企业“过桥资金”的财务成本。江阴农商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急”的特点,适时推出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银贷通”“抵贷通”等卡类信贷产品,采用随借随还、按天计息的还款方式,大大节约了企业融资成本。截至目前,该行“银贷通”“抵贷通”用户达4132户,用信金额15.8亿元。
严格收费管理,扩大免费服务范围。江苏省联社要求全省农商银行认真执行“七不准、四公开”“两禁两限”“两增两控”政策要求,严格规范农商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各项收费标准,公开收费项目名单,扩大免费项目范围,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负担。自2015年起,江阴农商银行主动取消14项收费项目,降低多项业务收费标准,对近2.5万家企业账户优惠相关费用总额达500万元;减免抵押登记、抵押监管费用400多万元,企业网银转账手续费200万元。
降低贷款平均利率,让利小微企业。全省农商银行根据金融市场利率定价水平,科学准确测算贷款成本,适时下调FTP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对贷款利率实行差别化定价,优质客户优惠利率、困难客户帮扶利率。紫金农商银行通过银政联动,推出“金陵惠农贷”产品,依托风险补偿基金,为政府名单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纯信用、基准利率贷款。该行还通过申请获得科技银行、文化银行牌照,为初创型科技、文化企业提供基准利率贷款。目前,该行已发放贷款655笔,贷款余额10.1亿元,该行仅这两类信贷产品为小微企业累计让利约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