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湖南岳阳巴陵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营业。
至此,湖南省102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全部告别“农信社”时代,湖南省农信社产权改革全部完成,实现农商银行全覆盖,湖南省也成为继安徽、湖北、江苏、山东、江西之后,全国第6个全面完成农信社银行化改革的省份。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志军,岳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唐道明出席仪式并揭牌。
巴陵农商银行是由原岳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整体改制而来,机构注册资本6亿元,是岳阳县目前最大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作为湖南省最后一家完成改革工作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巴陵农商银行从“社”到“行”的转变,也宣告了全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完美收官。此前,安徽、湖北、江苏、山东和江西5省农信社都已全部完成改制。
张志军在讲话中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和核心,农商银行是地方金融的生力军。他强调,巴陵农商银行要始终坚持“改名不改姓,改制不改向”的原则,按照“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战略定位,秉承“合规稳健、创新超越”的经营理念,积极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紧跟行业前沿,加快经营转型,创新产品服务,努力打造农民朋友的贴心银行、社区居民的亲情银行、小微企业的伙伴银行、区域经济的发展银行,为地方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
农信社改制是国家金融改革的重要部署。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自2005年5月正式成立以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强信念、坚定信心,始终强调改革转型的内生动力,着力深化产权改革,推进经营转型。
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商银行,不仅意味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完成了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变,还将对服务乡村振兴、民营经济、特色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三农”事业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31日,湖南省农信系统各项存款余额912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290亿元,湖南农信系统共有102家法人机构,4041家营业网点,4.1万余在职员工,是湖南省机构网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服务对象最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2019年初,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出台了《全省农村信用社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省联社党委副书记、主任李勤在有关讲话中提出,从2019年起至未来3年,湖南农信系统将为民营企业累放贷款不低于2000亿元,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占公司类贷款增量的比重达三分之二以上。
数据显示,湖南省农信系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目前已达30万户。
(摘自岳阳网、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