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河北秦皇岛市社:结合系统工作特点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北省秦皇岛市供销合作社结合系统特点和年度重点工作,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

    坚持质量兴社,以服务促产业兴旺。一是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和指导昌黎县社在内蒙古海拉尔等地建立500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在全县选定15个村级马铃薯无公害栽培试验田,开展全程技术指导,促进了县域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二是提供销售服务。为做强本地优势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对系统内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扩容增量,提升服务水平。与海港区、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进行了多次接洽,积极谋划推进市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三是服务科技农业发展。引导青龙县五指山板栗专业合作社从提供种苗、技术培训、农资供应、产品收购等环节入手,密切与社员和农民的利益联结,带动周边12个乡镇、34000户农民从事板栗生产,促进了当地板栗产业的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以责任促生态宜居。一是主动承担农资流通主渠道责任。依托已建的90家庄稼医院和1000余家农资经营网点,积极宣传和参与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并多次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农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有效改善了化肥、农药用量过度的现象。二是承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责任。积极参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通过成立葡萄小镇供销合作社、乐活农宅旅游专业合作社和实施抚宁区坟坨农业设施光伏发电等项目,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绿色发展。

    弘扬供销精神,以文化促乡风文明。一是大力弘扬“扁担精神”和“背篓精神”。以组织召开昌黎县第八届社员代表大会为契机,大力倡导“勤俭办社、一心为农”的供销合作社文化,健全了组织架构,提升了干部队伍素质,提升了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的影响力。二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广青龙县大森店村社共建经验,大力发展与村“两委”联办的供销超市、村级农民合作社、农村电商服务站等服务载体,开展经营与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助力精神文明建设。

    打牢基层基础,以职能促治理有效。一是推广试点经验。推广昌黎县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专项试点经验,完善县、基两级社职能作用,实现了新型基层社组织发展、功能延伸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新型基层社占比达60%以上,基层社成员中农民占到了80%以上。二是开展村社共建。组织实施“旗帜供销”工程,与村支部联合,促进实现销售服务终端党组织全覆盖,服务承诺机制全面建立,改革与党建统一要求全面落实,以基层党建带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18年累计培训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民经纪人、妇女创业者、农村青年等各类人员3000多人次。

    发挥特色优势,以联结促生活富裕。一是支持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农民合作社。青龙县供销合作社先后创办的安子岭养蚕、五指山板栗、大森店果品、干沟中药材等6个产业型专业合作社,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1640户,成为了当地脱贫攻坚的生力军。二是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对接青龙县百峰贸易有限公司,并争取资金950万元,使该企业进一步增强了在板栗种植、收购、仓储、加工等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直接带动11个贫困村、910户贫困户、26000户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努力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先后建设了青龙县双山子、土门子、昌黎荒佃庄等一批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目前,乡镇综合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服务社总数分别达到44个和932个,服务农民近12万余户、40万余人。

(河北省秦皇岛市供销合作社供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