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30日,我到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社合社渝水区联社人事科报到,从那一天开始,我正式成为了农村信用社的一员。
记忆中,那天阳光明媚,一位精神十足的中年男子对我微微一笑:“本人姓艾,你可以称呼我老艾。”他便是观巢信用社主任,艾柏。
在观巢信用社上班的第一天我才知道农信社仅能支持本地简单的存取款,无法跨区域通存通兑。艾主任对我说:“我们农信社一天比一天好,前几年我们也还在手工操作,2000年用上了电脑,实现跨区域通存通兑又会有多远?”真的如他所言,工作不到一年,2006年3月20日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正式实行通存通兑,存折由红色本变成绿色本。
前辈讲述的农信社
艾主任家中三代人都是农信人。他说他父亲那一辈,当时农村信用社的房子好多都是单间平房,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下乡只能靠两脚。每到春播秋收时节,他父亲都是直接到田间地头去办公,鞋是父亲买的最多的生活用品。
到了80年代,艾主任参加了工作,部分工作人员用上了自行车——那种老式的载重自行车。每到棉花交易时,他都要在棉站常驻一段时间,他过:“如果说我们那一代的信合人,青春的记忆是什么,那就是在白色的棉花海洋中看人山人海。”
转眼到了90年代,好多员工骑上了摩托车——标准的装备,下乡收贷收息摩托车是必不可少的,基本上是一笔、一纸、一账本、一摩托,走遍四乡不怕累。
我心中改制后的农信社
2006年,我工作的第二年,新余农村合作银行挂牌成立。农信社形象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员工服装统一、标识统一、网点装修统一,除了存贷款外,增加了银承、票据贴现、保险等业务,越来越贴近现代化银行。
2012年,新余农村商业银行改制成功,业务由存贷款拓展到理财、信用卡、保险、票据贴现、国际业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全面升级,大厅基本配备了客户休息区、VIP室,还免费提供茶水、便民箱等贴心服务。大厅宽敞干净,为客户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软硬件全面升级,大大提升了客户满意度。我相信,社会在发展,农商行的脚步会越走越稳。